在编教师网贷逾期一天,会被开除公职吗?法律风险全解析!
原创文章内容: 一位在编教师朋友私信我,语气焦虑:“老师,我网贷不小心逾期了一天,会不会影响工作?听说公职人员逾期会被处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背后却牵扯到法律、职业风险和个人信用等多重因素,我...
开除公职和解除劳动合同存在性质、适用对象、法律依据、程序和后果等多方面区别。开除公职是针对公职人员的一种行政处分,解除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终止方式。
性质方面,开除公职属于行政处分,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对其所属公职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纪律或规章制度等行为所采取的一种惩戒措施,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和惩罚性。而解除劳动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基于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在符合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情况下,终止双方劳动关系的行为,更多体现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适用对象方面,开除公职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公职人员。这些人员履行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责,其行为受到严格的纪律和法律约束。解除劳动合同适用于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的劳动关系,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法律依据方面,开除公职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公职人员所在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这些规定明确了开除公职的条件、程序等内容。解除劳动合同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该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程序以及经济补偿等问题。
程序方面,开除公职的程序较为严格和复杂,通常需要经过调查、取证、作出处分决定、送达等多个环节,并且公职人员享有陈述、申辩等权利。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相对灵活,根据不同的解除情形,可能需要提前通知、支付经济补偿等,但程序相对简单。
后果方面,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仅失去了公职身份和相应的工作岗位,还会在个人档案中留下严重的不良记录,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声誉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可能在一定期限内甚至终身限制进入公职系统。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用人单位可能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重新寻找工作,其职业发展和社会声誉一般不会受到像开除公职那样严重的影响。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解析: 开除公职和解除劳动合同存在性质、适用对象、法律依据、程序和后果等多方面区别。开除公职是针对公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