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辞职报告后多长时间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解析: 提交辞职报告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因情况而异,一般分三种情况:一是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三十日后解除;二是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三日后解除;三是用人单位存在法定过错...
自动离职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立即自动解除,通常在用人单位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劳动合同才正式解除。不过,不同情形下通知时间有差异,若能联系到劳动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若无法联系,在按照规定的送达方式(如通过新闻媒介通知)后,经过一定合理期限,可视为通知送达,此时劳动合同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需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条件。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不符合正常的离职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劳动者自动离职,用人单位应积极履行通知义务。当用人单位能够联系到劳动者时,一般会根据单位的规章制度,在一定时间内(比如3 5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返回单位办理离职手续,明确告知若逾期不办理将按解除劳动合同处理。若劳动者在规定时间内未返回办理,用人单位可以正式解除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无法联系到自动离职的劳动者,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企业通知请假、放长假、长期病休职工在规定时间内回单位报到或办理有关手续,应遵循对职工负责的原则,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在此之后,用人单位可按照规定程序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自动离职后劳动合同并非立刻解除,而是需要用人单位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来处理,以确保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解析: 自动离职并不意味着劳动合同立即自动解除,通常在用人单位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时,劳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