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法律解析: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行。 在2014年之前,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职工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有不同类型,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1986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1991年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村养老保险于1986年开始探索,1992年进行规范推广;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从2011年开始试点。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986 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这是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开端,部分地区开始进行试点工作。到了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农村养老保险,1986年,民政部开始在部分地区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工作。1992年,民政部制定并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对象、资金筹集、养老金给付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规范推广。不过,早期的农村养老保险存在保障水平较低等问题。后来,2009年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试点,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了进一步解决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2011年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试点工作。城居保与新农保在制度模式上基本一致,都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法律解析: 养老保险有不同类型,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1986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1991年全国范围内推...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