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老板拖欠工资被强制执行,劳动者的血汗钱终于有着落了?
说起打工挣钱,谁不是为了那点工资养家糊口、改善生活?可偏偏就有些老板,揣着明白装糊涂,想尽办法拖欠员工工资,在北京,就有这么一位女老板,公司经营着,手下也有不少员工,但到了发工资的时候,就开始“打太极...
“辛辛苦苦大半年,老板一跑钱不见”,这话听着扎心,但却是不少劳动者遭遇欠薪后的真实写照,好不容易通过劳动仲裁,甚至法院诉讼,拿到了一纸胜诉判决书,以为终于能讨回自己的血汗钱了,可现实往往给你泼一盆冷水:申请强制执行,难!难于上青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说说,这“强制执行难”到底难在哪儿。
第一个坎儿:公司“一穷二白”,或者干脆“人间蒸发”。有些公司,特别是一些小公司、初创公司,本身就经营不善,账户里可能早就空空如也,老板一看苗头不对,要么就玩“失联”,公司大门紧闭,负责人找不到人;要么就干脆把公司账上仅有的一点钱转移走,让你“查无可执”,你说气人不气人?法院的执行法官也不是神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这种情况下,就算法院想帮你,也可能因为“无可供执行财产”而暂时中止执行,这一拖,可能就是遥遥无期。
第二个坎儿:“老赖”花样百出,转移财产玩得溜。有些老板“道行”比较深,知道要打官司,提前就开始“布局”了,把公司的资产通过各种看似合法的途径转移到亲戚朋友名下,或者用个人账户收公司的钱,让公司这个“法人”变成一个空壳子,等到你去执行的时候,公司名下啥都没有,但老板照样吃香喝辣。这种“金蝉脱壳”的把戏,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查取证,有时候证据不足,还真拿他没办法。
第三个坎儿:执行线索难找,法院资源有限。咱们国家法院的执行案件数量巨大,每个执行法官手里都压着不少案子,虽然法官们都很努力,但精力毕竟有限,劳动者自己也提供不了有效的财产线索,法院去银行、不动产登记中心一查,也是“干净”得很。这种“找不到人、查不到钱”的情况,是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个坎儿:即使查到财产,也可能“僧多粥少”或者“动弹不得”。有些公司可能不止欠你一个人的钱,外面还有其他债务,就算法院查封了公司的一些财产,比如机器设备、存货,等到拍卖变卖之后,可能还不够还所有债权人的,劳动者能分到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还有些财产,可能已经被抵押给银行了,银行有优先受偿权,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就得排在后面。这种情况下,拿到手的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还是拿不到。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了:“律师,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况,岂不是只能认栽了?”
别灰心!虽然“执行难”是个普遍性问题,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完全没有办法了,作为劳动者,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提高执行的成功率呢?
给遭遇“执行难”的朋友们几点建议参考:
相关法条链接(供参考):
小编总结:
公司拖欠工资,强制执行难,确实是横亘在劳动者维权路上的一座大山,它考验着法律的威严,也牵动着每一个劳动者的心,但请大家记住,“强制执行难”不代表“无法执行”,更不代表我们要放弃!
作为劳动者,我们要学法、懂法,在遭遇欠薪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到底,从一开始就要注意保存证据,仲裁、诉讼阶段全力以赴,到了执行阶段,更要积极主动,配合法院,穷尽一切可能寻找财产线索。
解决“执行难”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法院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强,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让“老赖”无处遁形,让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坚实的保障。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正在经历或者可能遇到类似问题的朋友们一点帮助和启发,你们的每一分血汗钱,都值得被尊重和保护!有法律问题,随时找我聊聊。
公司拖欠工资强制执行难,劳动者的心头大石何时能搬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辛辛苦苦大半年,老板一跑钱不见”,这话听着扎心,但却是不少劳动者遭遇欠薪后的真实写照,好不容易通过劳动仲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