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搬迁员工能拿多少补偿?律师教你算清这笔搬家账
最近老张愁得睡不着——厂里突然通知要搬迁到30公里外的新园区,老板只说“愿意跟去的加工资”,可老张孩子还在市区上学,根本走不了,像老张这样的工人到底能拿多少补偿?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清楚。 工厂...
工厂搬迁外地员工得不到赔偿,员工可先与工厂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还可收集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工厂搬迁外地员工却未得到应有的时,与工厂进行协商是较为温和且优先考虑的解决方式。员工可以联合起来推选代表,与工厂管理层进行沟通,明确指出工厂搬迁属于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工厂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在协商过程中,员工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以合法合理的诉求与工厂进行交流,争取达成赔偿协议。
如果协商未能取得满意的结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负责监督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行政部门。员工在投诉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工厂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厂搬迁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事实。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工厂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工厂存在违法行为,会责令其改正,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若投诉也未能解决问题,员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后,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则会进行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工厂应当按照裁决结果向员工支付赔偿。
如果员工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在整个维权过程中,员工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维权,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导致自己的诉求无法得到支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法律解析: 工厂搬迁外地员工得不到赔偿,员工可先与工厂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还可收集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