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跟你协商不交社保,这事儿真的靠谱吗?
老张在一家初创公司干了快一年,老板突然找他“谈心”,说公司最近资金有点紧张,能不能暂时不交社保,直接把公司“省”下的那部分钱折成现金发给他,老张一听,好像还挺“划算”——到手工资多了,好像也没损失?但...
老张上个月辞了职,打算自己折腾点小生意,前几天喝酒聊起来,他信誓旦旦地说:“社保?不交了!每个月省下一千多,我拿来买商业保险、搞理财,不比交给国家强?”我听完心里一咯噔——这话听起来聪明,实则藏了不少风险。
其实像老张这样想的人真不少,很多人觉得社保是负担,尤其自由职业者、个体户或短期打工的人,更倾向于“自己管自己”,但问题是,社保不交,你真能找到完美替代方案吗?答案可能让你失望。
很多人误解社保是“白交钱”,但其实它的核心价值是强制性的风险共担,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它们提供的是社会最基本的风险托底,你说用商业保险代替?但大多数商业保险对健康告知要求严格、价格随年龄增长,且一旦断保就可能前功尽弃,你说靠存款理财?通货膨胀、投资风险、突发大病……哪一样是你100%能控制的?
更现实的是,社保背后还有政策关联性,比如很多城市买房、落户、孩子上学都要求社保连续缴纳,你不交社保,可能不只是老了没钱领,更可能是眼前的生活便利都要打折。
李女士是一名 freelance 设计师,2018年起决定不交社保,把省下的钱投入基金和一份商业医疗险,2021年,她确诊早期胃癌,虽然商业保险覆盖了手术费用,但后续化疗和药品很多不在商业险范围内,而她因为没有医保,全部自费,两年下来积蓄见了底。
更让她焦虑的是,她今年37岁,想重新缴纳社保,但养老账户必须补缴中断年份的金额+滞纳金,医疗险也要重新计算等待期,她说:“以前觉得省钱了,现在才发现,省小钱、误大事。”
这个故事不是吓唬人,而是提醒一句:社保是国家提供的“安全网”,你可以补充,但很难完全替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
第十条、第二十三条也明确: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保险费。
注意:这里是“可以”而非“必须”,但一旦选择不交,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了医保实时报销、养老累计年限、生育工伤失业等保障待遇,法律给予选择权,但也提醒后果自负。
我理解很多人对社保制度有抱怨,比如缴纳基数高、异地转移麻烦等等,但理性地说,社保仍然是性价比最高、最稳定的基础保障,它不是完美的,但却是普通人对抗风险最实用的工具。
如果你真的不想交社保,至少要做好三件事:
最后说一句扎心的话:人生没有撤销键,有些选择错不起,社保不是“可选项”,而是成年人对自己和家庭的基本责任,省下的保费,未必填得了未来的坑。
作者声明仅为一般性法律知识分享,不构成正式法律建议,具体个案请咨询专业律师。
社保不交,你的Plan B真的靠谱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老张上个月辞了职,打算自己折腾点小生意,前几天喝酒聊起来,他信誓旦旦地说:“社保?不交了!每个月省下一千多,我...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