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交公积金不交社保,这样的省钱操作真的靠谱吗?

普法百科34秒前1

大家好,我是李律师,从业法律工作十多年了,经常遇到一些企业老板或员工咨询社保和公积金的问题,咱们就来聊聊一个挺常见的现象: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节省成本,只给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却故意不交社保,乍一听,这好像是个“聪明”的省钱法子,但背后藏着不少法律风险,咱用大白话聊聊,为什么这种操作不靠谱,以及它可能带来的麻烦。

社保和公积金,说白了都是国家强制要求的福利保障,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它像一把保护伞,确保员工在生病、失业或退休时有个基本保障,公积金呢,主要是帮大家攒钱买房,算是一种长期储蓄,法律上,企业必须为员工同时缴纳这两项,不能挑三拣四,可现实中,有些企业觉得社保缴费比例高(比如企业要承担大头),就想只交公积金,因为公积金看起来更“实惠”——员工能直接用来贷款买房,企业负担也轻点,但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在钻空子,违反了《社会保险法》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

只交公积金不交社保,这样的省钱操作真的靠谱吗?

为什么有人会这么干?举个例子,小公司老板张总,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只给员工交公积金,不交社保,他以为这样能省下一大笔钱,员工也因为公积金能提现或贷款,暂时没闹意见,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员工生病了没医保报销,退休了没养老金,这时候才后悔莫及,从法律角度看,这不仅是违约,还可能让企业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说白了,社保是员工的“救命钱”,公积金是“安居钱”,缺一不可,只交公积金不交社保,就像盖房子只装修外墙,不加固地基——早晚会塌。

情感上,我得提醒大家,这种操作看似“双赢”,实则“双输”,员工可能短期得益,但长期失去保障;企业省了小钱,却赔了大信誉,作为律师,我见过太多案例,企业因为这种小聪明,最后吃官司、赔钱,甚至关门大吉,咱们做事得讲良心,法律不是儿戏,保障员工权益才是长远之计。

以案说法:张老板的“省钱”教训

去年,我处理过一个真实案例,挺典型的,张老板开了一家小科技公司,为了吸引人才,他承诺给员工高额公积金,但偷偷不交社保,员工小李入职时没细看合同,觉得公积金高就行,结果干了两年,小李突发重病,需要住院治疗,这才发现公司没给他交医保,医药费花了十几万,小李自己掏腰包,差点破产,他找张老板理论,张老板还振振有词:“公积金不是给你了吗?社保你自己想办法。”

小李一气之下把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认定,张老板的行为违反了《社会保险法》,属于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判决公司补缴小李的社保费用,并支付滞纳金和罚款,总计近20万元,更惨的是,公司声誉受损,其他员工也纷纷离职,张老板差点破产,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法律不会容忍这种“投机取巧”,社保是强制性的,企业不能以任何理由逃避,否则,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

法条链接:法律怎么说?

说到法律依据,咱得简单提几条关键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并按时足额缴费,如果拒不缴纳,根据第八十六条,社保部门可以责令限期补缴,并加收滞纳金;情节严重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也明确,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或少缴,但这里要注意,公积金和社保是并列的强制义务,不能互相替代,也就是说,企业不能因为交了公积金,就理直气壮不交社保,法律讲究的是“全面履行”,缺一不可。

这些条文听起来有点干巴巴,但核心思想就一条:国家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企业如果只挑“软柿子”捏,法律一定会出手纠正。

律师总结:别因小失大,合规才是王道

只交公积金不交社保,绝不是聪明的省钱策略,而是高风险的法律雷区,作为律师,我建议大家:企业主得把眼光放长远,合规经营才能基业长青;员工也要擦亮眼睛,签合同时仔细核对社保和公积金项,发现问题及时维权,社保和公积金就像人的左右手,少了哪只都不方便,如果为了省点小钱,惹上官司或失去保障,那真是划不来。

生活中,咱们都追求实惠,但法律底线不能碰,真正的“省钱”,是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如果你有类似困惑,欢迎找我聊聊——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守护公平的温暖盾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您,咱们下期再见! 基于通用法律知识,具体案例为虚构改编,仅供参考,如需法律建议,请咨询专业律师。)

只交公积金不交社保,这样的省钱操作真的靠谱吗?,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网贷逾期会登陆微信吗?揭秘逾期后的真实影响!
« 上一篇3分钟前
×
28
2025 09

只交公积金不交社保,这样的省钱操作真的靠谱吗?

大家好,我是李律师,从业法律工作十多年了,经常遇到一些企业老板或员工咨询社保和公积金的问题,咱们就来聊聊一个挺...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