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普法百科1秒前1
法律解析:

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根据不同情形进行赔偿。一般情况下需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二倍的赔偿金,同时还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此外因工伤还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对于工伤职工而言,还涉及到与工伤相关的赔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例如,某省规定五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 50 个月的本人工资。

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同样,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如某省规定七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为 20 个月的本人工资。

另外,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等。这些费用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情况下,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总之,工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用人单位依法进行赔偿。若双方就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分享举报
保姆家政公司是否是劳动关系
« 上一篇2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