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制执行债务人还钱
一、如何强制执行债务人还钱
强制执行债务人还钱,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要取得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法律文书。需先向法院提起诉讼,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可由法院出具调解书;若经审理判决,法院会作出判决书。这些生效的调解书或判决书就是后续执行的依据。
其次,申请强制执行。在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若债务人仍未还钱,债权人可向作出该法律文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及相关法律文书,申请强制执行。
再者,法院受理与调查。法院接受申请后,会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调查,查询其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等财产情况。
最后,采取执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法院可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冻结、划拨债务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以所得款项偿还债务。若债务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如何确定债务人共同债务
确定债务人共同债务可从以下方面判断:
1.**基于夫妻共同意思表示**: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属于共同债务。例如夫妻二人共同在上签字,或者一方借款后另一方明确表示愿意共同承担该债务。
2.**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是指通常情况下必要的家庭日常消费,如正常的衣食住行、子女、医疗等。
3.**用于共同生产经营**: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也认定为共同债务。比如夫妻共同参与的商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债务。
对于非夫妻关系的共同债务,一般需有明确的共同举债合意,或债务实际用于共同的事务、项目等,且各债务人从中受益。总之,判断共同债务要综合考虑债务的形成原因、用途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等因素。
三、如何判断债务人员的权利
判断债务人的权利,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审查抗辩权。债务人有权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行使抗辩权,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当债权人要求履行债务时,若符合相应抗辩权条件,债务人可拒绝履行或中止履行。例如,在双务合同中,双方约定同时履行义务,一方未履行却要求另一方履行,另一方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其次,查看抵销权。债务人可将自己对债权人的债权与所负债务进行抵销,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双方互负债务、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和品质相同等。若符合抵销条件,债务人通过通知债权人即可行使抵销权。
再者,关注债权人撤销权。当债权人的行为对债务人造成损害时,债务人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该行为。比如债权人无偿转让财产,影响债务人债权实现的,债务人可请求法院撤销。
最后,核查。当债务人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务人造成损害时,债务人可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通过以上方面综合判断,可较为全面地了解债务人的权利。
以上是关于如何强制执行债务人还钱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