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离婚实为夫妻处理的法律规定
一、名义离婚实为夫妻处理的法律规定
在法律上没有“名义离婚实为夫妻”的概念,只要办理了离婚登记或经法院判决、调解离婚,婚姻关系即合法解除,双方不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若双方办理离婚登记后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财产和人身关系等方面按如下法律规定处理:
1.财产关系:双方各自取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若有共同出资购买的财产,一般按按份共有处理,即按照出资比例确定各自份额。如果无法确定出资比例,则视为等额享有。
2.人身关系:双方不再相互享有配偶间的权利,如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要求对方的权利等。
3.子女抚养:双方对子女仍有、、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规定一致。
4.债务承担:各自所负债务由个人承担,若为共同生活产生的债务,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为共同债务并承担相应责任。
总之,离婚登记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双方仍以夫妻名义生活,也不能恢复婚姻关系,双方权益需依据上述法律规定界定和保护。
二、男方父母的存款离婚时可以分割吗
男方父母的存款在离婚时一般不可以分割。夫妻离婚时能够分割的财产仅限于。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男方父母的存款是其个人财产,并非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创造或获得的财产,所以不在可分割范围内。
不过,存在特殊情况。若有证据证明男方父母的存款中有一部分属于夫妻双方的,比如夫妻将共同财产交由男方父母代为保管,这种情况下,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可以要求分割。但当事人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该款项的性质和归属。
另外,若男方父母明确表示将部分存款赠与夫妻双方,且没有明确只赠与一方,那么这部分受赠财产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能够进行分割。总之,判断男方父母存款能否在离婚时分割,关键在于确定财产的性质和归属。
三、拿可以直接领吗
仅持书不能直接领取离婚证。根据法律规定,需经过以下程序:
第一步,夫妻双方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共同到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
第二步,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初审,初审无误后,发给《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不符合离婚登记申请条件的,不予受理。
第三步,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起,有三十日冷静期。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四步,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当事人应当持规定的证件和材料,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当事人的身份信息、离婚协议书等。审查通过后,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所以,拿离婚协议书只是协议离婚的一个必要步骤,还需完成上述完整程序才能领取离婚证。
以上是关于名义离婚实为夫妻处理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