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的老赖横行?视频曝光能治他吗?被欠钱到底该怎么追?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朋友开口借钱,说得情真意切,你心一软就转了账,结果几个月过去,催一次回一句“最近手头紧”,再催就干脆装失联,更离谱的是,你在朋友圈刷到他晒新包、出国游,心里那股火“噌”地就上来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微信不回、电话拉黑,最后干脆玩失踪,更气人的是,你在抖音刷到一个视频——那人居然在直播打赏、吃喝玩乐,日子过得比你还滋润,于是你心里一动:要不我也拍个视频曝光他?让他社死?
别急,先冷静三秒。

我理解你的心情,欠钱的是大爷,要债的是孙子,这种憋屈很多人都尝过,但问题是——拍视频曝光“老赖”,真的合法吗?能解决问题吗?还是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今天咱们不讲空话,不说套话,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来给你扒一扒这个“借钱不还”的底层逻辑,告诉你哪些招是真有用,哪些操作看似解气,实则踩雷。
现在网上到处都是“老赖曝光视频大全”,什么“某某某欠钱不还全家祖宗十八代曝光”“实名举报朋友圈借款诈骗”,看着挺解气,点击量也高,可你有没有想过:
你能确定对方真的“老赖”吗?
法律上认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是有严格程序的,你现在手里可能只有一张微信聊天记录,一张语音,甚至只是口头承诺,法院都还没判,你就直接在网上定性人家是“骗子”“老赖”,这属于典型的“网络审判”。
更严重的是——侵犯名誉权。
《民法典》第1024条写得明明白白: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你把人家照片、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全挂网上,哪怕他说过“我就是不还”,你也无权公开这些信息。
我去年代理的一个案子,当事人就是因为发了条朋友圈:“李某借钱不还,人渣!”被对方起诉,最后赔了8000块精神损失费,还被迫公开道歉,你说冤不冤?
所以记住:情绪可以理解,但维权不能靠“社死”。
别慌,下面这三步,才是普通人最该掌握的“硬核维权法”。
很多人吃亏就吃在“太信任”,一句“咱俩谁跟谁”,连借条都不打,等到要钱时,对方一句“你有证据吗?”直接把你噎住。
记住这几点:
证据链越完整,胜诉率越高。
不要一上来就撕破脸,先发一封正式的《催款函》,通过微信、短信、邮箱、甚至EMS邮寄都行,内容要简洁清晰:
“根据XX年XX月XX日的借款约定,您应于XX日前归还本金XX元,至今未还,现正式通知您于XX日内履行还款义务,逾期将依法追责。”
这一封函,不仅是提醒,更是将来打官司时证明“对方恶意拖欠”的关键证据。
如果催了两个月还不还,别犹豫,直接起诉。
很多人怕麻烦、怕花律师费,觉得“几千块不值得”,但你要知道:
这才是真正的“老赖克星”。
我手上有个真实案例,姑娘小林借给前男友3万做电商周转,没打借条,只有微信记录和转账凭证,分手后对方拒不还钱,小林一怒之下在抖音发视频,标题写着:“渣男骗钱不还,附身份证照及聊天记录”。
结果男方看到后报警,同时起诉她侵犯隐私权和名誉权,法院审理认为:
最终判决:小林删除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你看,本是受害者,反倒成了被告,这就是不懂法的代价。
朋友们,借钱不还确实让人愤怒,但越是愤怒,越要冷静。
正义不是靠流量实现的,而是靠证据、程序和法律。
拍视频、发朋友圈,最多换来几声同情点赞,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一次合法起诉,可能让对方一辈子背负信用污点,再也借不到一分钱。
请放下手机,别再刷“老赖曝光视频大全”了。
拿起笔,整理证据,咨询专业律师,走正规途径。
真正的强者,不是靠舆论杀人,而是让法律替你出头。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先保存这条内容,转发给需要的朋友,也许你的一次转发,就能帮一个人避开一场法律陷阱。
我是张律,一个专治“人间不值得”的律师,我们下期见。
借钱不还耍老赖?视频曝光能治他吗?这些法律手段才真管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糟心事?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微信不回、电话拉黑,最后干脆玩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