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突然不给我交社保了,我该怎么办?
老张在一家私企干了五年,今年三月突然发现公司悄没声停了他的社保,一开始他以为是财务搞错了,没当回事儿,拖了两个月才去问人事,结果对方支支吾吾,只说“公司最近困难,再等等”,这一等,等来了第二个月的工资条——养老、医保全断缴了。
他慌了。
孩子上学要积分,生病了医保不能用,买房贷款也受影响,更憋屈的是,他不敢直接翻脸,怕工作丢了,这不是老张一个人的困境——许多劳动者正默默承受这种“软性侵权”。
|不只是少一笔钱,更是拆掉你的安全网|
公司停缴社保,表面上像是“少扣你一点工资”,实则是拆掉你最后的防护网。
社保断缴,首当其冲的是医保,停缴次月起,看病全部自费,万一此时生病住院,几千几万都得自己扛。
其次是养老,缴费年限直接关联未来领取金额,中断越久,退休金可能越低。
还有购房、落户、子女入学等资格——在许多城市,社保连续缴纳是硬性门槛,断一个月,重头再来。
更现实的是:公司敢停社保,往往暗示经营异常,下一步可能是欠薪、裁员甚至倒闭。这时候你不能等,必须主动行动。
|以案说法:沉默吃大亏,行动才有转机|
2022年,上海某科技公司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停缴了15名员工社保。
员工王女士没有沉默,她做了三件事:
- 悄悄收集证据:工资条、社保APP截屏、与HR沟通的录音;
- 向社保中心实名投诉:三天后,社保局向公司发出《责令补缴通知书》;
- 同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偿因断保导致的医疗自费损失。
结果公司不仅被强制补缴,还额外赔偿每人2万元。
关键点:王女士没公开冲突,但也没拖延,她用法律渠道施压,保住工作的同时追回了权益。
|法条链接:你的底气来自这里|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保征收机构可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公司停缴社保导致员工损失(如医疗费无法报销),应予以赔偿。
|律师总结:三步守住你的底线|
先核实,别冲动
登录本地“人社APP”或社保官网,查实缴费记录是否真的中断,排除系统延迟或单位操作失误的可能。存证+沟通,两步走
保留工资条、社保记录、沟通记录(邮件/录音),然后理性沟通:“刘总,我查到自己社保断缴了,是不是公司遇到困难?需要我配合做什么?”
——不撕破脸,但表明你知情。投诉与仲裁是最后盾牌
如果沟通无果,直接向社保中心投诉(可匿名),或申请劳动仲裁,法律程序可能比想象中快——许多地区开通了线上通道,一周内就有回应。
记住:公司停缴社保是重大违约行为,你不必忍,也不必慌,用法律规则和冷静策略,守住自己的权益底线。
温馨提示:本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撰写,个案细节可能影响法律适用,建议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
公司突然不给我交社保了,我该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