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假和病假,到底啥不一样?
可能有人会说,不都是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嘛,能有啥大区别?哎,您可别这么想,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一字之差,背后的法律含义、享有的待遇,那可是天差地别,搞不清楚,万一真遇上事儿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能就受损...
开始:**
“王哥,你这手咋了?” “嗨,别提了,前两天在厂里搬东西不小心扭了,请了病假在家歇着呢。” “啊?工伤啊!那你应该请工伤假啊,待遇不一样!” “有啥不一样?不都是歇着拿钱嘛?”

您听听,是不是特有画面感?生活里,像王哥这样的想法真不少,觉得只要是身体不舒服、上不了班,不管是因为啥,都叫“病假”,其实啊,工伤假和病假,那可是俩码事儿,差别还真不小,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为啥休假”不一样——根源不同
“钱怎么算”不一样——待遇天差地别
“谁说了算”不一样——申请流程和证明材料不同
“能休多久”不一样——期限规定有差异
所以您看,工伤假和病假,从“出身”(原因)到“待遇”(钱数),再到“审批”(流程),都有本质区别,工伤假是国家给因工受伤职工的“特殊照顾”,待遇更好,保障更全面;病假则是职工因自身健康原因无法工作时的一种基本保障。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小例子,让大伙儿更明白。
案例:小李是一家机械厂的工人,在操作机床时,不小心被飞溅的铁屑划伤了手臂,流了不少血,医生诊断需要缝合,并且建议休息2周。
您瞅瞅,这一下子就差了2000多块钱!还不算后续的工伤医疗费报销等其他待遇,搞清楚自己休的是啥假,太重要了!
法条链接:
为了让大伙儿心里更有底,我把相关的核心法条给您列出来,有兴趣的可以深入研究: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关于病假工资:通常参照《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工资支付条例或办法。《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一条就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律师总结:
好了,说了这么多,给大伙儿总结一下核心点: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伙儿,如果您在工作中不幸受伤,或者对休假待遇有啥疑问,别自己瞎琢磨,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咱们得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
行了,今天就聊到这儿,有啥法律问题,随时找我聊聊,咱们下次再见!
工伤假和病假,傻傻分不清?区别大了去!看完这篇就懂!,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开始:** “王哥,你这手咋了?” “嗨,别提了,前两天在厂里搬东西不小心扭了,请了病假在家歇着呢。”...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