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伤了怎么办?赔偿款拿不到又该如何是好?
咱们农民工兄弟,干的都是力气活,风里来雨里去,为城市建设出了大力,但活儿干得多,风险也相对高一些,万一,我是说万一,真的不小心在工作中受伤了,大家可千万别慌,也别觉得“自认倒霉”就完事儿了,工伤,它不...
上班干活,谁都想平平安安的,可万一,我是说万一,不小心出了工伤,比如手筋、脚筋断了,那可真是疼在身上,急在心里,不光要遭罪养伤,还担心影响以后干活挣钱,更怕老板那边不给个说法,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捋一捋,真要是遇上工伤筋断了,咱们该怎么索赔,要是碰上耍赖的,又该怎么应对。
咱们得明白,“筋断了”在法律上是个什么性质,只要你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受的伤,那十有八九就是工伤,这个“筋断了”,医学上可能叫肌腱断裂之类的,具体算不算工伤,不是老板说了算,也不是咱们自己瞎猜,得走个法律程序——工伤认定,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没有这个“名分”,后面啥赔偿都不好谈。

那工伤认定咋弄呢?你得赶紧让单位帮你申请,如果单位不积极(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别怕,咱们自己或者家人也能去当地的社保局(现在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这个申请是有时限的,单位申请是事故发生后30天内,咱们自己申请是1年内,可别错过了!需要啥材料?劳动合同、工资条、医院的诊断证明、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啥的,能证明你是在那儿上班、怎么受伤的,都准备好。
认定下来是工伤了,接下来就该看看这伤有多严重,会不会影响以后的劳动能力,这就需要做劳动能力鉴定,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评残”。“筋断了”恢复得怎么样?是部分断裂还是完全断裂?治疗后有没有留下后遗症,比如手指伸不直、脚抬不起来,影响日常工作生活?这些都会影响伤残等级的评定,而伤残等级直接关系到咱们能拿多少赔偿,这个鉴定也得去做,一般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好了,有了工伤认定,也有了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赔偿项目和标准,这可不是老板随便给点医药费就完事儿的,能拿到的赔偿主要包括这么几块:
这么一看,赔偿项目还真不少,那如果单位耍赖,或者工伤保险那边扯皮,赔偿款拿不到手怎么办呢?
别慌!咱们有办法:
咱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遇上事儿了别忍气吞声,也别自己瞎琢磨,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或者找法律援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举个例子,让大家更明白。
老王是一家机械厂的操作工,上个月在操作机床时,不小心被机器绞伤了右手,导致右手食指肌腱断裂(也就是咱们说的“筋断了”)。
出事之后,老王赶紧被送到医院,手术治疗花了一万多,单位倒是垫付了医药费,但之后就没下文了,还说老王自己操作不当,只愿意再给几千块钱营养费,老王觉得太亏了,自己好几个月不能上班,以后手指活动可能也受影响。
后来老王听人说可以申请工伤,就找到了我,我告诉他,第一步,先去社保局申请工伤认定,老王准备了劳动合同、医院的诊断证明,还有两个工友的证言,证明是在工作时受的伤,社保局很快就认定了工伤。
等伤情稳定后,我又帮老王申请了劳动能力鉴定,鉴定结果出来,老王的右手食指功能部分受限,被评定为十级伤残。
有了工伤认定和十级伤残鉴定,赔偿项目就明确了:除了已经支付的医疗费,老王还能拿到停工留薪期工资(按他受伤前的月工资5000元算,医生建议休息3个月,就是15000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7个月本人工资,35000元),如果老王伤好后不想在原单位干了,还能拿到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部分各地标准不同,假设当地十级分别是2万和3万)。
拿着这些依据,我们先是和单位协商,单位一开始还想拖着,后来我们直接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了仲裁,仲裁委最终裁决单位支付老王各项赔偿款共计9万多元,单位不服上诉到法院,法院也维持了仲裁裁决,老王顺利拿到了所有赔偿款。
所以你看,只要咱们步骤走对了,证据确凿,法律是会给咱们撑腰的!
法条链接
虽然咱们用大白话说,但法律依据还是得有,心里才有底: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具体的一次性医疗和就业补助金标准,大家要查自己所在省的相关规定,XX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等。)
律师总结
工伤筋断了,赔偿的事儿可大可小,但关键在于咱们自己要懂法、会维权。
第一步,赶紧认定工伤,这是所有赔偿的“通行证”,别超过时限。第二步,伤情稳定后做劳动能力鉴定,看看伤残等级,这直接决定了赔偿金额的多少。第三步,根据认定和鉴定结果,理清楚赔偿项目和数额,心里有本明白账。第四步,先协商,协商不成果断走法律途径,劳动仲裁、法院诉讼,总有说理的地方。
特别提醒大家,平时要注意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万一出事了,这些都是重要证据,还有,受伤后第一时间就医,保留好所有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票据。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遇到工伤,别慌、别忍,积极行动起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过程中觉得复杂,找个专业的律师咨询或者帮忙,能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但万一不幸遇上,也要勇敢维权!
工伤筋断了怎么赔?赔偿款拿不到又该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上班干活,谁都想平平安安的,可万一,我是说万一,不小心出了工伤,比如手筋、脚筋断了,那可真是疼在身上,急在心里...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