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几个月不还就成老赖?别急,先搞清这3个关键点!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几千块,当时说得好好的“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三四个月,微信消息不回,电话不接,最后人影都找不着,这时候你心里火大,忍不住在朋友圈吐槽:“这人就是老赖!”...
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人影都找不着,你心里憋屈,忍不住在朋友圈发一句:“借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可转头又犹豫——他这样算不算“老赖”?我能把他拉进失信名单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个人借钱不还,到底会不会变成“老赖”?关键看三点——有没有法院判决、有没有执行程序、有没有故意逃避。

很多人以为“老赖”就是欠钱不还的人,其实这是误解,在法律上,我们叫它“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经过法院判决或裁定,明确要还钱,但拒不履行,还被法院强制执行后依然躲债、转移财产、玩失踪的人。
换句话说:光是“不还钱”≠老赖。
必须是:法院判你还 → 你有能力却不还 → 法院执行你还不配合 → 才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
举个例子:
小李借给同事3万,对方一直拖着不还,小李气不过,直接去法院起诉,法院判了,对方要在15天内还清,结果到期没动静,小李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查到对方名下有车有房,但他把车过户给亲戚、银行账户空空如也,电话拉黑,这时候,法院就可以依法把他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这才真正成了大家口中的“老赖”。
第一步:有凭有据,去法院告别光靠聊天记录和口头承诺,借条、转账凭证、录音、微信聊天截图……这些都要保存好,没有证据,法院也难帮你。
第二步:打赢官司,申请执行胜诉后,对方还是不还?别干等!立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时候,法院会查他的银行卡、房产、车辆、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资产。
第三步:他“装穷”?法院来揭穿如果他明明有钱却假装没钱,比如偷偷用别人账户、高消费、频繁转账,法院可以认定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轻则拘留,重则列入失信名单,甚至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去年有个案子特别典型,杭州的小王借给老乡8万元应急,写了借条,约定半年还清,结果到期后,对方开始找各种理由推脱,最后连微信都拉黑了。
小王一纸诉状告到法院,胜诉后申请执行,法院调查发现,这名老乡名下有一辆二十多万的SUV,还在某平台做代购,月入过万,但所有收入都不进自己账户。
法院认定其“恶意逃避债务”,不仅查封车辆,还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坐不了高铁、住不了星级酒店、孩子不能上私立学校,他在机场被拦下,才慌忙联系家人还钱。
这个案例说明:只要走完法律程序,真正的“老赖”逃不掉。
借钱本是情分,还钱才是本分,但当信任被辜负,法律就是你最硬的底气。
记住三句话:
真正聪明的人,不是一开始就防着朋友,而是在开口借钱时,就留好证据;在对方拖延时,及时沟通;在屡催无果后,果断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你可以选择善良,但必须带有锋芒。
下次再有人问:“他借钱不还,是不是老赖?”
你可以淡定回答:
“现在还不是,但我可以让他是。”
朋友张口借五千,说好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半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不回,人影都找不着,你心里憋屈,忍不住在朋友...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