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顺利拿到工伤伤残津贴?突然停发/少发了怎么办?

普法百科33秒前1

好嘞,各位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工伤案件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别实在的话题,就是咱们劳动者的“救命钱”之一——工伤伤残津贴,这钱对工伤后评上等级、没办法再干活的朋友来说,那可是生活的重要来源,今天咱们就重点说说:“怎么顺利拿到工伤伤残津贴?突然停发/少发了怎么办?”

咱们先来说说,这工伤伤残津贴到底是个啥,简单讲,就是职工因为工作原因受了伤,经过认定是工伤,而且伤残等级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或者五六级但单位没法安排工作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或者单位按月给的一笔钱,保障基本生活,这钱,说直白点,就是受伤职工的“生活费”、“救命钱”。

怎么顺利拿到工伤伤残津贴?突然停发/少发了怎么办?

怎么才能顺顺利利拿到这笔钱呢?

  1. 工伤认定是前提,一个都不能少!这就像咱们吃饭得先有米下锅一样,你得先去社保局(现在叫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证明你这伤确实是因为工作原因造成的,没有这个“工伤认定书”,后面啥都免谈,出事了别拖着,赶紧让单位申请,单位不申请的,自己或者家人在1年内一定要去申请!

  2. 伤残等级要达标,一至四级是“标配”!工伤认定下来了,还得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看看伤残等级是多少,能拿到伤残津贴的,一般是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这部分朋友,法律规定是“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然后按月领津贴,还有一种情况是五、六级伤残,如果单位没法安排工作,也可以领取伤残津贴,但这个是由单位发的,跟一至四级由工伤保险基金发放不太一样,这个咱们得心里有数。

  3. 材料齐全早申请,别等钱紧才着急!认定了,也评级了,那就赶紧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身份证、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等等,去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领取伤残津贴,如果单位按时缴纳了工伤保险,这笔钱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会直接打到你个人账户,如果单位没给你交社保,那这笔钱就得由单位自己掏腰包了。

万一,我是说万一,这伤残津贴突然停发了,或者发现钱给少了,怎么办呢?

这绝对是大事,咱们可不能慌,更不能认倒霉!

  1. 先搞清楚“为啥”:第一步,赶紧联系社保经办机构或者单位(看是谁发的钱),问问清楚到底是啥原因,是系统出问题了?还是我的银行卡信息不对了?或者是单位没按时缴费?甚至,有没有可能是对方认为我的伤残情况有变化,需要重新鉴定?把原因搞明白,才能对症下药。

  2. “对症下药”去解决:

    • 如果是社保经办机构的原因,比如系统故障、信息有误,那就跟他们沟通,提供证明材料,让他们赶紧更正、补发。
    • 如果是单位没给你交社保或者没按时交,导致津贴停发或无法领取,那这就是单位的锅!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找单位协商,要求他们赶紧补缴或者直接支付津贴,协商不成,就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 如果是单位那边出了岔子,比如单位经营困难暂时发不出,那也要让单位给个说法,签个协议啥的,约定好什么时候补发,实在不行,同样可以走法律途径。
    • 如果对方提出你的伤残情况有变化,要求重新鉴定,那你也要配合,但前提是程序合法,如果对重新鉴定的结论不服,还可以申请再次鉴定。
  3. 保留证据,拿起法律武器:在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沟通记录、书面通知、缴费凭证、工资流水、认定书、鉴定书等等,只要是相关的材料,都给它好好保存起来,这些都是证据!如果协商解决不了,咱们还有很多维权途径: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是社保部门的问题,也可以向上一级社保部门或者同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伤残津贴是咱们用健康甚至生命换来的合法权益,一分都不能少,一天都不能耽误!


以案说法

咱们来个例子,这样更直观。

案例:老王的“救命钱”差点断了

老王是一家机械厂的老工人,在一次操作机床时不幸被机器砸伤,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被评定为三级伤残,因为单位一直缴纳着工伤保险,所以老王出院后,就开始按月从社保基金领取伤残津贴,日子虽然艰难,但也算有个基本保障。

可是,今年年初,老王发现1月份的伤残津贴迟迟没到账,一开始他以为是过年耽误了,可等到2月中旬还没动静,老王就坐不住了,他赶紧给社保局打电话,社保局一查,说他们系统里显示老王所在的单位从去年12月就没再缴纳工伤保险了,所以津贴暂停发放。

老王一听就急了,赶紧去找单位领导,领导支支吾吾,说最近厂里资金周转困难,社保确实没交,老王一听就火了:“我这伤残津贴是救命钱,你们怎么能停交社保呢!”

在和单位协商无果后,老王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律师,律师了解情况后,指导老王收集了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工资流水、社保局停发津贴的通知等证据,然后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补缴社保并补发停发的伤残津贴。

仲裁委经过审理,支持了老王的请求,裁决单位限期补缴社保,并一次性补发停发的两个月伤残津贴,单位不服,又起诉到法院,法院最终也维持了仲裁裁决,拿到裁决书后,单位迫于压力,终于把欠的社保补上了,老王的伤残津贴也恢复了正常发放。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遇到伤残津贴停发或少发的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去了解原因,保存好证据,积极维权,单位没交社保导致无法领取津贴,单位必须承担责任,别害怕跟单位“对簿公堂”,法律会保护咱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条链接

咱们办事得有依据,下面这几条法律规定,大家可以重点看看:

  1.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部分):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参加,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应当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


工伤伤残津贴对咱们因工致残、尤其是一至四级的职工来说,太重要了,它是咱们日后生活的重要经济支柱。

要想顺利拿到这笔钱,“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这两道坎必须迈过去,材料要准备齐,申请要及时,单位按时交了社保,咱们就找社保基金要;单位没交社保,那单位就是咱们的“债主”。

如果真遇到津贴停发或者少发的情况,大家千万别慌、别忍、别放弃!第一步是查明原因,第二步是针对性解决,跟社保机构或单位积极沟通,沟通不成,咱们还有劳动仲裁、诉讼这些法律武器,你的每一分钱都不是白来的,都是你应得的权益。

平时多了解点工伤相关的法律知识,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万一自己搞不定,别犹豫,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让他们帮你出主意、想办法,法律永远是咱们劳动者坚强的后盾!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但万一不幸遇到工伤,也要懂得如何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怎么顺利拿到工伤伤残津贴?突然停发/少发了怎么办?,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开庭后再请律师行吗?开庭后才请律师的风险与应对
« 上一篇2分钟前
×
10
2025 11

怎么顺利拿到工伤伤残津贴?突然停发/少发了怎么办?

好嘞,各位朋友,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名处理过不少工伤案件的律师,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别实在的话题,就是咱们劳动者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