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慌,也别跟人家吵

普法百科34秒前1

工伤认定,怎么才能让部门受理并认定上?万一不被受理或认定不上该咋办?大伙儿出来打工,最怕的就是出点意外,万一真在工作中受了伤,那可真是身心俱疲,这时候,“工伤认定”就成了咱们受伤劳动者维权的第一道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个“工伤认定部门”,一般就是咱们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人社局)里专门负责这块儿的科室。 怎么才能让工伤认定部门顺利受理咱们的申请,并且最终认定为工伤呢?这可不是递个材料就完事儿的。 第一步,您得知道去哪儿申请。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如果单位在外地,或者事故发生在外地,可能还需要具体咨询一下,别跑错了衙门,耽误时间。 第二步,您得知道啥时候去申请。这个时间可千万别错过了!按照规定,单位应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就去申请,如果单位不给咱申请(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那咱们劳动者自己或者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内可以直接去申请,是1年!过了这村,可能就没这店了,所以千万别拖着! 第三步,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步:准备啥材料?** 这材料就像做菜的原料,缺一样都可能影响“口味”,甚至做不成。

  1. 工伤认定申请表:这个表一般人社局都有现成的模板,去了领一张或者网上下载了填好。
  2. 劳动关系证明:这玩意儿太重要了!劳动合同是最好的,如果没有书面合同,工资条、工牌、考勤记录、同事证言啥的,只要能证明你跟单位有劳动关系的,都得尽量搜集,很多时候,单位不认账,就是在这儿扯皮。
  3. 医疗证明:比如医院的诊断证明书、病历本、检查报告这些,得能证明你确实受伤了,以及伤情如何。
  4. 事故经过证明:怎么受的伤?在哪儿受的伤?什么时候受的伤?最好有详细的书面说明,如果有目击证人,能让他们写个证言并留下联系方式就更好了,如果是交通事故导致的工伤,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也得带上。 把这些材料准备得越齐全、越清晰,工伤认定部门受理起来就越顺利,认定起来也就越有把握,提交材料的时候,最好自己留个复印件,并且让接收材料的工作人员给你个回执,证明他们收到了啥。万一,我是说万一,工伤认定部门不受理咱们的申请,或者受理了之后,给出的结论是“不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咱们该咋办呢?
  • 如果不受理:他们会给你一个《不予受理决定书》,上面会写清楚为啥不受理,你看看理由是啥,是材料不齐?那就赶紧补材料,是不属于他们管辖?那就问清楚该找谁,如果是认为你不符合受理条件,你觉得不对,那咱们就有办法。
  • 如果认定不上工伤: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工伤认定决定书》,上面会写明认定理由和结论,如果你觉得这个结论不对,比如明明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的伤,他们却不认可,那咱们也有救济途径。

这个时候,你可以在收到这些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就是咱们常说的“民告官”,通过法律途径来纠正可能的错误,复议和诉讼都比较专业,建议这时候最好找个专业的律师帮忙,毕竟他们更懂这里面的门道。

先别慌,也别跟人家吵

工伤认定这条路,可能会有点曲折,但只要咱们占理,材料扎实,就别怕,工伤认定部门是负责把关的,咱们把该做的做到位,他们也会依法办事。


以案说法:

给大伙儿说个前阵子我碰到的真实案例吧,就叫他老王吧,老王是个建筑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的时候,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把腿给摔断了,包工头把他送到医院就不管了,也不提工伤的事儿,老王自己家人急得团团转。

后来找到我,我就告诉他,第一步赶紧去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老王犯愁了,说他跟包工头没签劳动合同,工资也是现金发,啥证明都没有,这就是典型的“劳动关系”证据不足。

我就让老王回忆,工地上有没有工牌、工服?有没有考勤记录(哪怕是工头记的手写的)?有没有跟包工头的通话录音,里面提到过工作内容、工资?还有一起干活的工友,能不能找两个愿意作证的?老王后来还真找到了几个工友,我帮他们写了证言,又指导老王收集了一些工地上的照片、以及跟包工头讨要医药费的通话录音,拿着这些七拼八凑的证据,加上医院的诊断证明,老王去人社局申请了工伤认定。

一开始,工伤认定部门也对劳动关系这块儿有些疑虑,但我们把这些间接证据都提交上去,并且说明了建筑行业的特殊性,人社局还是受理了,并经过调查核实,认定老王的受伤属于工伤,后来老王凭着工伤认定,顺利做了劳动能力鉴定,拿到了相应的工伤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就算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找到其他证据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工伤认定部门也是会认可的,关键在于咱们要用心去搜集,不要轻言放弃。


法条链接:

咱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规定,心里更有底: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如果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律师总结:

各位朋友,工伤认定对于咱们受伤劳动者来说,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通行证”,至关重要。

  1. 及时申请是王道:千万别错过申请时限,单位不申请,咱自己赶紧上!
  2. 材料齐全是关键: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证明、事故经过证明,一样不能少,越全越好。
  3. 不懂就问,别硬扛:不清楚的地方,多问问工伤认定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咨询专业律师。
  4. 保存证据意识强:所有跟工伤有关的材料、单据、沟通记录,都妥善保管好。
  5. 对结果不服有办法:收到不予受理或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书,别慌,记住60天内可以复议,6个月内可以诉讼,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到大家,咱们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遇到工伤,勇敢维权,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有困难,找专业人士帮忙,千万别自己闷头苦熬,祝大家都平平安安上班,健健康康回家!

先别慌,也别跟人家吵。,本文为公平法务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请律师打离婚官司要先付款吗?费用如何避免踩坑?
« 上一篇38秒前
×
09
2025 11

先别慌,也别跟人家吵

工伤认定,怎么才能让部门受理并认定上?万一不被受理或认定不上该咋办? 大伙儿出来打工,最怕的就是出点意外,万...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