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借钱不还,催了三年没动静?老赖成习惯,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金融债务35秒前1

说实话,我最近在涡阳县接了一个案子,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当事人老李,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为了帮朋友渡过难关,把自己攒了十几年的积蓄——整整18万,借给了同村的老张,当初说得好好的,半年就还,还写了借条,按了手印,结果呢?三年过去了,电话不接,微信拉黑,人影都见不着,更气人的是,老张日子过得一点不差,新买的车停在门口,逢年过节还请客吃饭,就是不提还钱的事。

老李来找我的时候,手里攥着那张已经泛黄的借条,眼眶发红:“律师,我不是非要跟他撕破脸,可这钱是我给孩子攒的买房首付啊……他现在连面都不肯见,算不算‘老赖’?我还能不能把钱要回来?”

朋友借钱不还,催了三年没动静?老赖成习惯,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能,当然能,但你得知道,光靠‘情分’和‘良心’,在这类事上,往往撑不了多久。”

其实像老李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基层法院并不少见,很多人觉得“熟人之间不好意思打官司”“怕伤感情”,结果一拖再拖,对方反而越借越心安理得,最后干脆摆出一副“你能拿我咋样”的姿态,这种行为,法律上叫“恶意拖欠”,现实中,我们就管它叫“老赖”。

那问题来了——钱借出去了,人躲起来了,法院判了也不执行,这该怎么办?

别慌,只要有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这些证据,哪怕对方玩失踪,你也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我在涡阳法院处理过类似的案子,流程是这样的:先起诉,法院受理后会依法送达传票;如果被告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判决生效后,对方仍不还钱,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关键点来了:很多人以为法院判了就等于钱到手了,其实不然,真正的难点,在于执行阶段。

这时候,就得用上“执行措施”了,比如查控对方名下财产——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甚至支付宝和微信余额,法院都可以冻结,如果发现老张买了新车却拒不还款,这就涉嫌“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要坐牢的!

而且现在法院和公安、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联网,想靠“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没那么容易,我们在办这个案子时,就通过执行系统查到了老张名下有一套闲置房产,立即申请查封,这才逼得他主动联系调解。


以案说法

就在今年3月,涡阳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原告王某借给邻居赵某15万元用于生意周转,约定一年归还,到期后赵某以“资金紧张”为由拖延,之后干脆搬离原住址,失联近两年,王某持借条和银行转账凭证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赵某偿还本金及利息,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通过查控系统发现赵某名下有辆价值20万的SUV,且每月有多笔高额消费记录,法院随即查封车辆并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名单”),赵某因担心子女升学受影响、出行受限,主动还款并道歉,这个案例说明:只要证据充分、程序到位,法律不会让老实人吃亏。


法条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可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等措施。

朋友们,借钱本是情分,还钱才是本分,当“老赖”把你的善意当成软弱,你就必须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记住三句话:
第一,借钱一定要留证据——借条+转账记录缺一不可;
第二,别怕打官司,法律是你最硬的后台;
第三,判决不是终点,执行才是关键,必要时请专业律师介入,推动案件落地。

在涡阳这样的县城,人情社会更需要法治精神来平衡,不要因为怕撕破脸就选择沉默,你的退让,只会助长对方的贪婪,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合法手段捍卫自己的权益,一点都不丢人。

钱可以少赚,但底线不能丢,老李的案子上周已经进入执行查封阶段,我相信,那18万,很快就会回到他手里。

朋友借钱不还,催了三年没动静?老赖成习惯,这钱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保险贷款逾期了怎么办?催收规定全解析
« 上一篇3分钟前
×
08
2025 11

朋友借钱不还,催了三年没动静?老赖成习惯,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说实话,我最近在涡阳县接了一个案子,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当事人老李,一个老实巴交的中年汉子,为了帮朋友渡过难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