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村老赖借钱不还怎么办?催了三年都没动静,还能要回来吗?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村里熟人开口借钱,抹不开面子,咬咬牙借了;结果几年过去,电话不接、微信拉黑,见了面装傻充愣,连句实话都不给,更气人的是,他家盖房买车,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偏偏就是“忘了”还你那两万...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儿?村里谁家儿子结婚急用钱,你二话不说借出去一两万;或者亲戚盖房、看病周转,你咬咬牙掏了腰包,可几年过去了,人家日子越过越红火,你提还钱的事儿,对方却装聋作哑,见面笑呵呵,背地里当没这回事——这,就是典型的“村中老赖”。
别以为熟人社会就不好意思翻脸,也别觉得“抬头不见低头见”就得忍气吞声,借钱不还是事实行为,不是“人情债”,更不是“欠人情”,今天我就从一个律师的角度,跟你说说:面对村里的老赖,咱们普通人到底该怎么把钱要回来?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堵门、骂街、在村口贴大字报……这些做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让自己违法,真正聪明的做法,是先收集证据,再理性施压。
补证据,能补多少补多少
很多村民借钱靠的是口头承诺,没有借条,甚至连转账记录都没有,这时候别慌,你可以尝试用微信、电话录音、短信等方式,让对方承认这笔借款,比如发一条:“去年你借我那八千块,啥时候方便还啊?”对方如果回“最近手头紧,过阵子吧”,这就是间接承认债务的存在。
写一份“还款提醒函”
别小看这一步,哪怕只是打印一张纸,写清楚借款时间、金额、用途,以及希望对方在某个期限内归还,然后亲自送到对方手上(最好有见证人),或通过邮政EMS寄出(保留单据),这一招既能体现你的正式态度,也为后续打官司留下“催收记录”。
拉上中间人调解
村里讲究“面子”,找德高望重的长辈、村干部出面调解,往往比直接起诉更有效,有时候老赖不是真还不起,而是“赖习惯了”,有人压一压,反而愿意分期还点。
如果以上三步都试过了,对方依然无动于衷,甚至开始躲你、拉黑你,那就说明:这个人已经准备好赖到底了,这时候,法律是你最后的武器,也是最有力的后盾。
别觉得打官司麻烦、丢人,现在基层法院推行“诉前调解+小额诉讼”,很多案子根本不用折腾到开庭,就能解决。
举个真实案例你就明白了:
我们镇上的王叔,五年前借给同村李某两万元用于养猪,当时没打借条,只有微信转账记录,起初李某还答应“年底就还”,后来猪场赚钱了,他却翻脸不认账,说“那是你赞助我的”。
王叔气得睡不着觉,来找我咨询,我们做了三件事:
结果呢?开庭当天,李某看到法院传票和证人名单,当场怂了,主动提出分期还款,最后三个月内还清本金,王叔一分钱律师费没花,赢了!
你看,不是老赖不怕法律,而是他们赌你不会较真。你一认真,他就慌了。
没有借条≠不能起诉,只要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照样可以构成证据链!
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我不鼓励你一上来就告到底,但我也坚决反对你一味忍让、自我安慰:“算了,就当喂狗了。”
你要明白一件事:你的善良,不该成为别人 exploitation(利用)的理由,借钱不还,本质上是一种失信行为,严重了就是侵占他人财产。
我的建议是:
✅ 先礼后兵,留痕取证;
✅ 善用调解,争取和平解决;
✅ 真遇老赖,果断起诉,一击即中;
✅ 胜诉之后,申请强制执行,查封银行卡、冻结微信支付宝,让他寸步难行。
别怕麻烦,更别怕丢脸,你维护的不只是那一笔钱,更是你自己在这个村子里的尊严和边界。
真正的体面,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在被欺负时,有站出来的底气。
作者:张律,执业十年,专注民间借贷、婚姻家事与乡村纠纷调解,相信法律不只是冷冰冰的条文,更是普通人手中最温暖的光。
村里老赖借钱不还咋办?催了三年都没动静,还能要回来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儿?村里谁家儿子结婚急用钱,你二话不说借出去一两万;或者亲戚盖房、看病周转,你咬咬牙掏了腰...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