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怎么放假?2024年春节假期法律指南
“2024年过年怎么放假?加班工资怎么算?这些法律知识你必须知道!” 原创文章内容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每年关于放假的安排、加班工资的计算等问题,总让不少打工人感到困惑,202...
春节,对中国人来说,不只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宿,在外打拼一年的人们,最盼的就是这短短几天能回家团圆、吃顿热乎饭、听爸妈唠叨几句,可每年一到放假安排出炉,朋友圈总有人哀嚎:“法定才三天?调休后比上班还累!”“除夕到底算不算法定假日?”“公司不给放怎么办?”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把“过年怎么放假”这件事从法律角度讲清楚——你该休几天?哪些是带薪假?如果单位不让休或者克扣工资,你能不能维权?能拿多少补偿?

很多人以为春节法定假期是七天,其实这是个误解。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春节法定节假日为3天,即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没错,只有这三天是国家明文规定的“法定节假日”。
那为什么我们能放七天?因为另外四天是通过调休前后的周末凑出来的——比如把节前或节后的两个双休日挪到节后补班,从而拼出一个“黄金周”。
所以你要记住:
重点来了:除夕是否属于法定假日?虽然近年来国务院发布的放假通知中常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但从现行法规条文看,除夕并未被正式列入法定节假日范畴,也就是说,单位如果不放除夕假,严格来说并不违法(除非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另有约定)。
现实中,不少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制造业、医疗行业等,因运营需要要求员工春节值班,但“需要”≠“可以随意安排”。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等法定节日期间应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如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安排工作的,应当:
如果你所在公司既不让你休假,又不给加班费,甚至威胁“不上班就算自动离职”,这就涉嫌违法了。
很多人忙完春节才发现,去年的带薪年休假还没休!公司说“过期作废”?
错!大错特错!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但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注意三个关键词:
哪怕你年初到现在都没提过年假申请,只要公司没主动安排也没协商放弃,你就依然有权主张这笔补偿。
2023年,杭州一名超市理货员小李起诉原单位,他在春节期间连续工作7天,包括初一至初三全天在岗,公司仅按普通加班支付了双倍工资,且未安排补休。
法院审理认为:初一至初三属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支付300%工资;其余四天为调休日加班,应支付200%工资或安排补休,最终判决公司补发加班费差额及未休年假补偿共计4.2万元。
此案明确传递一个信号:企业不能拿“行业惯例”当挡箭牌,更不能用“自愿加班”模糊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二)春节。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但应按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日工资300%的标准支付工资。
过年放假,表面看是时间安排,背后其实是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体现,别觉得“回家过年是小事”,也别怕“维权麻烦”就忍气吞声。
记住这几句话:
这个春节,愿你不仅吃得上饺子,更能安心地、体面地、有尊严地享受属于你的假期。
因为休息权,从来都不是恩赐,而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底气。
—— 一位陪你守护权益的律师朋友
过年怎么放假?法定假期没休完能要赔偿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春节,对中国人来说,不只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归宿,在外打拼一年的人们,最盼的就是这短短几天能回...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