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怎么休?休多久?工资怎么算?搞不清这些,小心吃亏!
姐妹们,今天咱们不聊合同、不谈官司,来唠点更贴近生活的事儿——产假,别小看这两个字,它背后藏着的可不只是“在家休息”那么简单,多少准妈妈一到生娃前后就懵了:产假到底能休多长时间?是不是必须一次性休完?...
结婚是人生大事,可一到谈婚假,不少新人就犯了难:婚假到底能休几天?公司给不给全薪?要是赶上项目紧要关头,老板一句“先缓缓”,是不是就得默默放弃?更有人稀里糊涂休完假,发现工资少了一截,心里憋屈又说不出理来。
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清楚——婚假到底怎么休,工资又该怎么算,让你在人生最甜蜜的时刻,不再为钱的事儿闹心。

很多人以为婚假是公司“发的好意”,想给就给,不想给也能扣,错!婚假不是企业施舍的“人情”,而是国家法律明文保障的带薪假期。
根据《劳动法》和《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虽然文件有点年头,但至今仍被广泛适用),依法登记结婚的劳动者,享受3天婚假,这是全国统一的“底线”。
但重点来了——很多地方还有“加码”!
这些多出来的假期,是各地为了鼓励婚育、落实人口政策额外给予的奖励性婚假,同样带薪!
别只盯着国家那3天,一定要查清楚你户籍地或工作所在地的具体规定,你在杭州上班,哪怕老家在黑龙江,一般也按浙江标准执行。
很多人担心:“我休婚假那几天没干活,工资是不是按日扣?”
大错特错!
婚假属于带薪休假,期间视同正常出勤,也就是说:
✅ 你的基本工资照发;
✅ 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只要不是明确跟“当日出勤”挂钩的,原则上也不能扣;
✅ 社保、公积金继续缴纳,不影响工龄累计。
举个例子:小李月薪1万,固定工资8000+绩效2000,他休了13天婚假,公司只给了8000÷21.75×13≈4782元,说“绩效是你干活才有的”,这合法吗?不合法!
除非劳动合同或公司制度明确约定“绩效与实际出勤天数挂钩”,且该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公示,否则不能单方面克扣,尤其对于稳定性较强的岗位,婚假期间的绩效不应受影响。
张女士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任职,月薪1.2万元,去年领证后申请休13天婚假,公司批准了,但发工资时只给了约7000元,理由是“绩效部分不发放”。
张女士不服,申请劳动仲裁,她提交了劳动合同、工资条、婚假审批记录,并指出公司并无书面制度规定婚假期间不发绩效。
仲裁委审理后认为:婚假为法定带薪假期,用人单位不得以员工未出勤为由扣除其应得收入,公司未能提供有效制度依据,应补发差额近5000元,并承担仲裁费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别怕维权,婚假工资一分都不能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职工本人结婚……可以享受婚假三天,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各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如《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
明确规定“增加婚假七天”“延长婚假至十天”等,均视为出勤,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它关乎家庭、社会,也体现一个企业的温度与法治意识,婚假看似短短几天,却折射出用人单位是否尊重法律、尊重员工的基本权益。
作为劳动者,你要记住三点: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人生能有几次穿婚纱、打领带的时刻?别让本该幸福的假期,变成一场和工资条较劲的拉锯战,你值得在阳光下牵着爱人的手,安心休假,也值得在法律的保护下,一分不少地拿到属于你的每一分钱。
婚假不该打折,幸福更不该打折。
婚假怎么休?工资怎么算?别让幸福被打折!,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结婚是人生大事,可一到谈婚假,不少新人就犯了难:婚假到底能休几天?公司给不给全薪?要是赶上项目紧要关头,老板一...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