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怎么交?断缴了怎么办?一次性讲清你的养老钱袋子
咱们中国人常说:“养儿防老”,可现在时代变了,靠孩子不如靠自己,真正能稳稳托住晚年生活的,其实是那个默默积累的“养老保险”,可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一边交着社保,一边却说不清——养老保险到底该怎么交?断...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辞职后突然发现没人给你交社保了,心里咯噔一下;
自由职业做了一年,想自己参保却不知道从哪下手;
甚至有人压根不知道,原来我们每个月工资里扣的那笔“五险”,其实有一部分是可以自己主动续上的。
别慌,今天咱们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个人怎么缴纳社保”这件事,掰开揉碎说清楚,这不光是钱的事,更是你未来能不能领养老金、生大病能不能报销、孩子上学要不要受影响的大事。
很多人以为,只有单位才能交社保,错!如果你是这几种人,完全可以自己交:
只要你年满16周岁、未达法定退休年龄,在户籍地或常住地都能申请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
小贴士:目前大多数城市允许外地户籍在本地有居住证的情况下参保,具体得看当地政策,建议打12333社保热线问清楚。
单位职工交的是“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
但你自己交的话,通常只能选两个“核心”:
注意!虽然少了三险,但这俩是最关键的:
有些地区还允许个人单独缴纳失业保险(如深圳),但属于少数试点,别抱太大希望。
优先选择户籍所在地或持有居住证的城市,不同城市缴费标准不一样,越发达的城市基数越高,交得越多。
一般需要:
三种方式任选其一:
完成参保登记后,系统会生成缴费核定单,你可以选择:
温馨提醒:每年7月左右,社保缴费基数会调整,记得关注通知,避免因金额变化导致扣款失败!
这是很多人最焦虑的问题。
先说结论:
✅养老保险:允许断缴,累计满15年就行,将来可以补缴(部分地区允许一次性补缴至15年)。
⚠️医疗保险:断缴影响大!一旦中断,次月就不能报销,重新续上后,往往还有“等待期”(1~6个月不等),期间看病全自费。
举个例子:
老李断缴医保3个月,第4个月查出胆囊炎住院,花了2万,全部自己掏,等他续上医保,还得再等3个月才能恢复报销资格——这中间的风险,谁来扛?
所以我的建议是:
哪怕暂时没收入,也尽量不断医保,实在困难,可考虑转为“城乡居民医保”(一年几百块,保底报销),等经济好转再转回职工医保。
张阿姨今年53岁,在广州做了十几年家政,一直是自由职业,去年她听说快到退休年龄了,就去街道咨询养老金。
结果工作人员一查系统:养老保险只交了13年。
原来她在2018年照顾母亲半年没工作,以为“歇一阵子没关系”,结果社保断了整整两年没续。
按照规定,必须累计缴满15年才能领取职工养老金,否则要么延迟退休继续交,要么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一大截)。
情急之下,她赶紧补缴,幸运的是,广州允许灵活就业人员补缴近3年的养老保险,张阿姨咬牙补了两万多元,终于凑够15年。
但她告诉我:“要是早两年知道这些,我根本不会让它断。”
你看,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信息差带来的巨大代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自愿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人社部发〔2021〕98号文件明确:
“各地不得以户籍性质、地域范围等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也就是说——你有权为自己参保,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不是恩赐。
社保,是我们普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笔“长期投资”,它不像股票那样暴涨暴跌,也不像理财那样看得见收益,但它默默守护着你:老了有钱领,病了能报销,买房落户有资格。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不断缴、不断缴、不断缴!
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懂政策、怕麻烦、舍不得每月千把块钱,最后换来的是退休时手足无措、生病时倾家荡产。
所以请你记住:
无论你是打工族、创业者,还是全职妈妈、自由职业者,只要还没退休,就要对自己的社保负责。
不需要多复杂,只需要一个决定:从这个月开始,把它续上。
人生不怕慢,就怕停。
你的每一份社保缴费,都是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情书——
告诉那个白发苍苍的你:
“别担心,我一直都在为你准备。”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辞职后突然发现没人给你交社保了,心里咯噔一下; 自由职业做了一年,想自己参保却不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