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认定

普法百科1秒前1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方面

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都可能构成。如果单位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往往以单位名义进行,相关收益也归单位所有。

(二)行为方面

1. 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例如,没有金融监管部门的许可,擅自开展吸收公众存款业务。

2. 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只要是面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广泛宣传,吸引公众参与存款就符合该条件。

3. 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像承诺给予高额利息回报来吸引存款人。

4. 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这里的不特定对象是指与行为人没有特殊关系的众多人,而不是特定的少数人。

司法机关会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根据相关准确认定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员工怎么办

如果公司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员工的处理方式如下:

(一)不知情的普通员工

1. 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员工确实不知道公司的业务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只是从事正常的本职工作,如普通的行政、后勤岗位等,通常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2. 但可能面临民事上的一些困扰,例如可能会因公司被查处而失去工作,工资、福利待遇可能受到影响等。

(二)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员工

1. 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员工积极参与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活动,例如参与拉客户、推销非法的存款业务、协助处理非法吸收来的资金等,可能会被认定为的共犯。

2. 量刑方面,会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吸收存款的金额等因素来确定。作用较小、参与程度较低的员工,量刑相对较轻;而起到主要作用、涉及金额巨大的员工,可能面临较重的刑罚。

如果员工发现公司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应及时停止参与相关活动,并可以考虑向有关部门举报。

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标准如下:

(一)从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来看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诉。

(二)从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人数方面考量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应予以立案。

(三)从造成的经济损失角度出发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会达到立案标准。

满足以上任一标准,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部门应予以立案。

以上是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认定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
分享举报
支票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意思
« 上一篇2秒前
×
01
2025 1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认定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如何认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方面 一般主体包括...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