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起诉了会怎样?钱没还上,法院传票来了怎么办?
手头紧,信用卡刷爆了,网贷也借了一圈,结果一不小心就逾期了,刚开始还能接到催收电话,后来干脆连短信都不想看了,心想“反正现在没钱,爱咋咋地”,可突然有一天,家门口塞进来一张法院传票——你懵了:怎么?这...
手头紧,临时周转不过来,就借了个小额贷款应急,想着“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催收电话从温柔提醒变成威胁恐吓,最后竟然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人还没缓过神,官司已经立案了。
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慌:“完了,是不是要坐牢?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拿走?征信是不是彻底毁了?”别急,今天咱们不讲冷冰冰的法条堆砌,我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跟你掏心窝子聊聊:小贷逾期被起诉,到底有多严重?普通人该怎么应对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先说结论:小额借贷逾期本身不构成犯罪,不会直接坐牢,但一旦被起诉并进入执行程序,后果可能比你想象中更深远。
我们一步步拆解:
大多数正规小额贷款公司,在你签合同时就已经约定了违约责任,逾期初期,通常是短信、电话催收,甚至外包给第三方催收机构,这些阶段虽然烦人,但还算在民事纠纷范畴内,可一旦你长期失联、拒不还款,平台为了回款,大概率会选择走法律程序——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时候,关键点来了:只要对方有完整的借款合同、放款记录、身份信息等证据链,法院基本会支持他们的诉求。判决下来后,你就成了“被执行人”,这意味着什么?
听起来很吓人,对吧?但我要告诉你一个更重要的真相:走到这一步之前,其实还有“黄金72小时”可以自救。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张先生,35岁,互联网公司员工,疫情期间被降薪,借了某平台8000元应急,后来断断续续只还了一部分,剩下5600元一直拖着,催收打了三个月电话,他干脆换了号码,以为能躲过去。
结果今年年初,他突然收到法院邮寄的起诉书副本和开庭通知——对方不仅起诉了他,还主张利息、罚息、律师费,总共要他还将近9000元。
他慌了,找到我时第一句话是:“我会不会被抓进去?”
我说:“不会,但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等着法院判,输了就得全赔;二是立刻联系原告,争取调解。”
我们马上行动:一方面向法院提交了书面答辩状,强调他并非恶意拖欠,而是因疫情收入骤减;另一方面主动联系贷款平台,表达还款意愿,并提出“本金分期+减免利息”的方案。
在开庭前三天,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张先生分三期还清本金5600元,平台放弃所有额外费用,案件以“调解结案”告终,未上征信黑名单,也没被列为失信人。
你看,同样是逾期被诉,有人成了“老赖”,有人却体面脱身,差别在哪?在于是否及时回应、主动沟通、展现诚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只要原告有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法院就应受理,而一旦判决生效,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法院有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强制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被列入失信名单的自然人将受到多项生活限制。
兄弟姐妹们,我想说句实在话:借钱不可怕,怕的是逃避。
小额贷的本质是民事债务,不是刑事犯罪,只要你还在积极沟通、想办法解决,哪怕暂时没钱,法院和平台也愿意给你喘息的机会,但一旦你玩失踪、拒接电话、无视传票,那就等于亲手把自己推向绝境。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情况,请记住这几条保命建议:
✅ 第一时间查看法院文书,确认案由、金额、开庭时间,别当“鸵鸟”;
✅ 主动联系原告或其代理律师,表达还款意愿,争取调解;
✅ 如果确实困难,准备好收入证明、失业证明等材料,作为减轻责任的依据;
✅ 千万别信“黑中介”说的“帮你洗白征信”“删记录”,全是骗局!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信用比钱重要,担当比拖延有用。
一时窘迫不可耻,真正可怕的,是你在最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选择了沉默和逃避。
愿每一个正在泥潭里挣扎的人,都能看清出路,体面上岸。
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钱没还上,法院传票来了怎么破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手头紧,临时周转不过来,就借了个小额贷款应急,想着“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再拖,催收电话从温柔提醒变成威...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