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开店怎么开?刚起步就被投诉了怎么办?
现在啊,谁不想在网上开个店?刷个短视频,别人直播三小时卖断货,自己坐办公室敲一天PPT还被领导批,于是很多人一拍脑袋:“我也干!”——注册个平台账号,上几张图,写几句“全网最低”,店就算开张了,可问题...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念头——“要不我也开个网店试试?”刷着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月入几万截图,看着电商平台铺天盖地的“零成本创业”广告,心里一热,立马注册账号、上架商品、发朋友圈拉人……结果呢?一个月下来,订单寥寥无几,广告费倒是花了不少,客服消息都没几个。
别急,今天咱们不画大饼,也不灌鸡汤,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我见过太多人满怀激情冲进电商世界,最后灰头土脸退出战场,问题出在哪?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根本没搞清楚——网上开店,不只是“上传商品”那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我在淘宝或拼多多点几下,填个身份证,就能卖东西了,这不就是开店吗?错!从法律角度看,只要你开始持续性地销售商品、产生交易行为,你就已经进入了“市场主体”的范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税务申报、消费者权益保障、知识产权合规等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卖一件T恤,标着“迪士尼联名款”,但其实你根本没授权,消费者买了投诉你售假,平台封店是小事,严重的话,迪士尼法务团队一封律师函过来,赔偿金额可能是你几个月的利润总和。
所以第一步,别急着上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些问题,一个都不能跳过。
如果你只是偶尔卖点二手闲置,那算“个人转让”,不构成经营,但如果你计划长期稳定供货、有库存、有推广预算,那你就是在“从事经营活动”,这时候,建议注册个体工商户,成本低(一般几百块搞定),还能开正规发票,更重要的是——合法!
有些平台现在强制要求上传营业执照,哪怕你只是卖手工艺品,别想着“用朋友的执照挂靠”,一旦出事,责任全是你背。
每个电商平台都有厚厚的《入驻协议》《交易规则》,很多人连看都不看就点“同意”,可你知道吗?这些条款里藏着多少“雷”?
这不是吓唬你,是我代理过的案子真有老板因为一条违规描述,被平台罚了三万,申诉无门。
尤其做服饰、美妆、食品类目的朋友注意了:
我有个客户,卖儿童玩具,图便宜从1688进货,结果被品牌方起诉侵权,法院判赔4.8万,外加下架所有链接,他委屈地说:“我又不知道是仿的。”可法律说:不知情≠免责。
很多新手觉得:“我没开发票,税务局查不到。”错!现在金税四期系统多强大?你的银行流水、平台收入、支付宝记录,全都联网,去年就有个案例,某主播三年收入两千多万,一分税没交,最后补税+罚款+滞纳金,超过八百万。
记住一句话:合法经营,才能长久赚钱。
小林,24岁,辞职创业,在某短视频平台开小店卖手工饰品,她从义乌批发了一批带“Hello Kitty”元素的耳环,包装还特地设计成粉色礼盒,打出口号“少女心爆棚的限定款”。
结果上线两个月,收到一纸诉状——来自三丽鸥(Hello Kitty版权方)的侵权起诉书,理由很明确:未经授权使用其注册商标及美术作品,构成著作权与商标权双重侵权。
法院最终判决:立即停止销售,赔偿经济损失18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小林懵了:“我只是个小卖家,又不是大品牌,怎么也轮得到他们告我?”
可法官说了句很现实的话:“侵权不分大小,违法就是违法。”
这个案子给我很大触动,很多创业者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却忘了:越是小商户,越容易成为维权打击的典型目标——因为成本低、震慑效果强。
《电子商务法》第十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持续经营,就得办执照!)
《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
不得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不得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刷单、好评返现?小心被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不足五百按五百算。
(别以为小额就不怕,积少成多就是巨债。)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贴个名牌logo?先问问人家同不同意。)
网上开店,门槛确实低,但合规门槛一点都没降低,你可以慢慢做,可以小步试错,但千万别“裸奔式创业”——没有营业执照、不懂平台规则、无视知识产权、逃避纳税义务。
真正的聪明人,不是第一个冲进市场的人,而是准备最充分的那个。
所以我的建议很实在:
创业不易,别让无知毁了你的热情。
合法,才是最长的捷径。
—— 一位不愿看到客户败诉的律师
网上怎么开店?刚起步就踩坑了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念头——“要不我也开个网店试试?”刷着朋友圈里别人晒出的月入几万截图,看着电商平台铺天盖地...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