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被起诉说是贷款诈骗?别慌!先搞清这几点,关键时候能救命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感觉——手机一震,银行催收电话打来;再过几天,短信变成法院传票;莫名其妙就成了“贷款诈骗犯”?很多人一看到“诈骗”两个字,腿都软了:“我只是还不上钱,怎么就成罪犯了?” 别急,今天...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一时周转不开,信用卡或网贷逾期了几个月,催收电话天天打,心里已经够烦了,结果突然收到法院传票,上面写着“涉嫌贷款诈骗”?那一刻,估计脑子“嗡”的一下就炸了:我只是欠钱没还,怎么就成“诈骗”了?是不是要坐牢?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普通逾期和贷款诈骗之间,到底隔着多远的距离?为什么有人只是晚还几天就被说成“骗贷”?你又该怎么保护自己?

很多人一听“诈骗”两个字就吓坏了,觉得这辈子完了,但其实,法律上对“贷款诈骗罪”有非常严格的认定标准。不是你欠钱不还,就能被定为诈骗的。
贷款诈骗的核心是——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去骗钱。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看到区别了吗?一个是有预谋地骗,一个是真困难还不起,法院判的是“行为+动机”,不是单纯看“有没有还”。
如果你是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导致逾期,哪怕被起诉了,也大概率属于民事纠纷,而不是刑事犯罪,别自己吓自己!
虽然大多数逾期只是民事问题,但也有一些“危险信号”你要特别注意:
申请时提供虚假材料
假身份证、假工资单、假房产证……这些一旦查实,虚构事实”,极可能被认定为骗贷。
贷款后立刻大额消费或转移资金
刚批下贷款,马上买奢侈品、转给亲友、提现消失……这种“异常资金流向”容易被怀疑没有还款意愿。
失联、逃避催收、更换所有联系方式
法院会结合你的行为判断你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长时间失联、拒不沟通,可能被推定为“恶意逃债”。
⚠️ 特别提醒:现在很多网贷平台为了催收,会故意用“报案处理”“涉嫌诈骗”来吓唬人。但这不等于真的立案!只有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侦查,才算进入刑事程序。
如果你真的收到了法院传票,别慌,按这4步走:
先确认案件性质
查一下是哪个法院发的?案由写的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还是“贷款诈骗”?前者是民事,后者才可能是刑事。
尽快联系律师
别等开庭才着急,专业律师能帮你分析证据、准备答辩、争取调解,甚至避免案件升级。
整理还款能力证明
工资流水、失业证明、医疗单据……只要是能证明你“想还但暂时困难”的材料,都准备好,这对减轻责任至关重要。
主动沟通,表达还款意愿
即使现在还不上,也要让法院看到你的态度,可以提出分期、延期等方案,表现出积极解决的态度,往往能避免最坏结果。
小王在电商平台做代运营,去年因客户拖欠款项,导致他网贷逾期6万元,催收威胁说要“报警抓他”,后来真收到了法院传票,案由写着“涉嫌贷款诈骗”,小王吓得整夜睡不着,差点想“跑路”。
所幸他及时咨询了律师,律师发现:小王申请贷款时提交的资料全部真实,资金用于经营周转,且一直保持联系、偶尔还点利息,法院认定为民事借贷纠纷,判决分期偿还,并未追究刑事责任。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情绪不能代替判断,专业才能化解危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 核心关键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使用虚假手段”,缺一不可!
而普通的逾期还款,适用的是《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未按期还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这个时代,谁还没个难的时候?因为一次逾期就被扣上“诈骗犯”的帽子,太不公平,也不合法。
记住三个核心原则: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法、乱恐慌。
你不是骗子,只是暂时遇到了风浪。
只要方向对,岸就在前方。
—— 一名陪你面对风雨的执业律师
逾期被起诉说是贷款诈骗?别慌,先搞清这3个关键点!,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一时周转不开,信用卡或网贷逾期了几个月,催收电话天天打,心里已经够烦了,结果突然...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