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公司怎么开?刚起步就踩坑?这5个关键步骤你必须知道!
晚上朋友聚会喝多了,叫代驾太贵、等太久,干脆自己搞一家代驾公司?既能解决身边人的需求,又能赚点外快,听起来挺美,但真要动手干,很多人一头雾水——注册公司怎么弄?司机要不要签合同?平台责任怎么规避?出了...
晚上朋友聚会喝多了,叫个代驾安全到家,顺手就把几十上百块挣了——这生意看起来轻松又刚需,于是你琢磨:要不自己也搞一家代驾公司?门槛不高,需求旺盛,还能带动就业……听起来很美,对吧?
但现实往往比想象骨感得多,很多人一拍脑袋就去注册公司、招司机、推小程序,结果没几个月就被投诉、被罚款,甚至被告上法庭,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带你从零拆解:代驾公司到底该怎么开?哪些坑绝对不能踩?又有哪些法律红线必须提前设防?

很多人以为开代驾公司,就是租个办公室、做个APP、拉几个司机上路跑单,错!第一步不是招人,而是明确你的法律身份和商业模式。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代驾运营模式有三种:
不同的模式,对应的法律责任完全不同,比如你是平台,那司机是不是你的员工?如果不是,出了事故你担不担责?这些问题不提前想清楚,后面全是官司。
公司名称可以叫“夜安代驾”“顺风达”“酒后无忧”,听着温馨,但工商注册时可不能只图好听。
重点来了:
还有很多人忽略的一点:是否需要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目前国家没有专门针对代驾颁发的“代驾许可证”,但部分地区交通执法部门会依据《道路运输条例》认定代驾属于“道路运输经营活动”,从而要求备案或审批,所以建议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运营前,先向当地交通运输局咨询政策口径,避免被认定为非法营运。
我见过太多代驾公司,司机来了就说“你接单拿80%,平台拿20%”,连个字据都没有,结果一个月后司机闹着要分成50%,还录音举证说“老板亲口答应过”。
所有合作关系,必须白纸黑字落地成合同。
你需要准备三类核心协议:
特别提醒:禁止在合同里写“发生事故由司机自负”这种霸王条款!法院不会认,正确的做法是——购买足额保险,并在合同中写明“公司将协助处理事故理赔”。
这是90%初创代驾公司最致命的短板。
你以为司机有自己的车险就够了?大错特错!
普通私家车商业险明确写着:“非家庭用车或从事营运活动时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而代驾属于典型的“营运行为”,一旦出事,保险公司很可能拒赔。
怎么办?
现在很多代驾公司自己开发小程序或APP,采集用户手机号、车牌号、行车轨迹、支付信息……听着都是正常操作,但稍不留神就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
举个真实案例:某代驾平台把用户的常去地点分析后,卖给本地餐饮商家做精准推送,结果被用户举报,网信办一查,罚款40万,APP下架整改三个月。
所以请务必做到:
2022年,杭州一家名为“速安代驾”的公司因司机醉酒后接单,途中撞坏护栏并致行人受伤,伤者将司机和平台一起告上法庭。
法院判决:平台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款68万元。
理由是什么?
这个案子后来成了行业标杆判例,说明:即使你签了“非劳动关系”协议,法院仍可能根据实际管理行为认定你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很多人觉得代驾是个“短平快”的生意,技术门槛低、启动资金少、回本周期快,但我告诉你:这个行业真正拼的,从来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活得久。
你想靠低价抢市场?别人一句“你们没保险”就能让你口碑崩盘。
你想靠松散管理省成本?一次事故就足以让你倾家荡产。
你想靠数据变现赚快钱?一纸罚单就能让你三年努力归零。
所以我的建议是:
✅ 先找专业律师设计合规架构;
✅ 再配齐保险+合同+风控流程;
✅ 最后才谈推广和扩张。
代驾的本质,不是“开车”,而是“承担责任”,你担得起多少责任,才撑得起多大的生意。
别让一时的侥幸,毁掉你所有的努力,稳一点,才能走得远。
——一名专注企业合规的执业律师
代驾公司怎么开?刚起步就踩坑?一文讲透注册、合规与避雷全攻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晚上朋友聚会喝多了,叫个代驾安全到家,顺手就把几十上百块挣了——这生意看起来轻松又刚需,于是你琢磨:要不自己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