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别慌,三步稳住局面!
最近接到好几个朋友的咨询,语气里都带着焦虑:“张律师,我房贷/车贷/信用贷没还上,银行把我告了,法院传票都收到了,现在该怎么办?是不是要坐牢啊?”我能理解这种突如其来的恐慌——毕竟谁都不想和“被告”这...
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打开一看——“因贷款逾期未还,已被银行/金融机构起诉”,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这下要坐牢了吗?”、“房子车子会不会被收走?”、“征信是不是彻底毁了?”……
先别急着崩溃,作为一个处理过上百起金融纠纷案件的执业律师,我得告诉你:贷款逾期被起诉,并不等于人生终结,更不意味着你一定会输官司或背上刑事责任,关键在于——你现在怎么做。

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三条实打实的应对路径,帮你把危机变成转机。
很多人一看到“法院”两个字就腿软,其实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别慌,先看材料。
当你收到起诉状和传票时,请务必仔细阅读以下信息:
有时候你会发现,某些平台把服务费、管理费打包成“本金”,然后按复利计算利息,最终让你背负远超实际借款的债务,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可以主张调整甚至撤销部分费用的。
记住一句话:对方可以告你,但不代表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站得住脚。
很多人以为“我不接电话、不回短信、不去开庭”,这事就会不了了之,错!大错特错!
如果你缺席庭审,法院会依法缺席判决,这意味着法官只听原告一方陈述,大概率会支持他们的诉求,一旦判决生效,对方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冻结银行卡、查封房产、列入失信名单……到时候连买高铁票都成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
我见过太多客户因为害怕出庭,结果被判全额还款+承担诉讼费,最后还得额外花更多钱去申诉或执行异议,得不偿失。
你知道吗?在大多数金融借贷纠纷中,法院其实是鼓励调解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态度诚恳、愿意还钱,哪怕暂时困难,也可以通过调解达成新的还款计划。
比如你可以提出:
一旦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会出具《民事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而且通常不会再上征信黑名单(前提是按约履行)。
我在代理一个案子时,当事人因疫情失业,欠款8万元,银行坚决起诉,我们介入后,主动提交失业证明、家庭负担材料,并提出“两年内分24期还清本金”的方案,最终法院促成调解,不仅免除了近3万的利息,还避免了强制执行。
别觉得“被起诉”就是世界末日。只要你肯面对、有诚意,就有机会翻盘。
去年有个客户老李来找我,满脸愁容地说:“律师,我家那套老房子要被拍卖了,就因为网贷逾期两万块。”
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两万块就要拍房?太离谱了。
调取案卷后发现,原来是一家网络小贷公司起诉他,主张本息合计6.8万元,理由是合同约定年化利率24%,还有每日千分之五的逾期罚息。
但我注意到一个重要细节:这份电子合同没有经过有效签名认证,也没有提供放款资金的实际流向凭证,更关键的是,该平台并未取得省级金融监管部门的放贷资质!
于是我向法院提出抗辩:该借贷合同无效,超出LPR四倍的部分利息不受保护,最终法院采纳意见,仅支持按一年期LPR的四倍(当时约15.4%)计息,总还款额从6.8万降到2.9万,且不得执行房产。
老李后来感动得眼眶都红了:“我以为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法律边界,每一份合同都经得起推敲,不要轻信“你必须全还”的威胁。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这些法条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你在困境中最坚实的盾牌。
最后我想说的是:贷款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恐惧中选择逃避。
真正聪明的人,会在危机来临时做到三点:
✅认清现实:承认自己欠钱,不否认、不狡辩;
✅理性应对:查资料、找证据、准备答辩;
✅寻求帮助: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争取最优解决方案。
你要相信,法律从来不只是惩罚弱者的工具,它同样也是保护普通人最后一道防线。
就像一位当事人在我办公室门口转身说的那句话:“原来我不是坏人,我只是遇到了难处。”
是啊,谁还没个低谷呢?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法律就不会放弃你。
本文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结合真实案例与实务经验,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代表个案具体法律建议,如遇类似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贷款逾期被起诉了怎么办?别慌,三步稳住局面!,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打开一看——“因贷款逾期未还,已被银行/金融机构起诉”,那一刻,心跳加速、手心冒汗,脑子...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