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后收到被起诉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三步识破套路!
最近啊,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逾期已被正式起诉,请尽快还款,否则将面临法院强制执行!”——一看就慌了神,连饭都吃不下,生怕哪天家门口真贴上法院传票,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
“律师,我信用卡/网贷逾期了,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三天内不还款就上门催收’,吓死我了,他们真敢来我家吗?”说实话,这类问题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很多人一看到“上门”两个字,心立马就慌了,生怕家门口真的出现几个黑衣人,今天咱们不绕弯子,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些所谓的“上门催收”短信,到底是不是唬人的?你又该不该怕?
先说结论:大部分发“上门”短信的,都是在打心理战,真正合法合规上门的,少之又少。
现在市面上很多网贷平台、小贷公司,甚至是一些第三方催收机构,在你逾期之后,第一反应不是走法律程序,而是通过短信、电话轮番轰炸,用“爆通讯录”“上门核实情况”“报警处理”这种话术制造恐慌,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逼你尽快还钱,哪怕只还一部分也行。
但你要清楚一点:合法的债务催收,是有严格边界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催收行为都不得骚扰、恐吓、侮辱债务人,更不能泄露你的隐私信息,而所谓“上门”,如果未经你同意就到你家敲门、拍照、威胁家人,那已经涉嫌违法了,轻则构成民事侵权,重则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涉及寻衅滋事罪。
我见过太多案例,有人收到“我们已派员前往你小区,请立即联系处理”的短信,吓得赶紧筹钱还款,结果一查,对方根本就是空壳催收公司,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纯粹靠吓人赚钱,更有甚者,连“上门人员”的照片都是网上随便搜的,根本没人真的去你家。
面对这类短信,记住三个关键词:冷静、核实、留证。
第一,别慌,情绪一乱,最容易被牵着鼻子走。
第二,查来源,看看发短信的是哪个号码?是银行官方号?还是170、171开头的虚拟运营商?后者基本可以判定为非正规渠道。
第三,留证据,把短信截图保存好,包括时间、内容、发送号码,必要时还能作为维权依据。
如果你确实暂时无力偿还,也不要硬扛,主动联系贷款机构,说明困难,尝试协商分期或延期,正规金融机构大多愿意谈,毕竟他们也不想走到起诉那一步,但如果是那种一上来就威胁“上门抓人”的,建议直接拉黑+举报。
去年,杭州一位张先生因为网贷逾期两个月,陆续收到多条“将在48小时内上门核查居住信息”的短信,他担心影响孩子上学,连夜凑钱还了8000元,后来他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找到我们咨询,我们调取了短信记录并查询了该催收公司的备案信息,发现其并无合法催收资质,且注册地址为虚假场所,最终我们协助张先生向银保监会和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相关平台被责令整改,并退还部分不合理费用,这个案子告诉我们:恐惧不会解决问题,理性应对才能守住底线。
朋友们,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恐惧操控,那些打着“上门催收”旗号的短信,90%以上都是虚张声势的心理战术,真正的法律程序,从来不会靠一条短信通知你“马上来抓人”,法院传票、调解通知、执行文书,哪一样不是白纸黑字、依法送达?
你要做的,不是盲目还款求安心,而是学会辨别真假、掌握底线、保留证据,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我们也要守住做人的尊严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合法的债务要承担,违法的催收必须抵制。
如果你正面临类似困扰,不妨静下心来,理清债务清单,评估还款能力,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的情绪,更别让它掏空你的钱包。
稳住,你能赢。
贷款逾期后收到要上门的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三招识破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律师,我信用卡/网贷逾期了,突然收到一条短信说‘三天内不还款就上门催收’,吓死我了,他们真敢来我家吗?”说实...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