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被立案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套路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立案,即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请立即还款,否则影响征信并可能面临刑事追责。”——看到这种消息,心跳直接飙到120,慌得不行,有人立...
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贷款已经逾期,法院马上要立案起诉,让我立刻还款,不然影响征信还可能坐牢……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说实话,这类短信我见得太多了,表面上看,它用词正式、语气紧迫,甚至还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和身份证尾号,让人一看就慌了神,但你先别急着转账,更别点链接!十有八九,这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新型诈骗。
今天我就来跟你掰扯清楚:这种“贷款逾期将被起诉”的短信,到底是真是假?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应对?又该如何保护自己不被套路?
首先我们要明白,正规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催收过程中有一套严格的合规流程,他们不会通过一条冷冰冰的短信就告诉你“已立案”“马上抓人”,真要走法律程序,也一定是先电话沟通、寄送书面通知,甚至会有专人联系你协商还款方案。
而那些发“即将起诉”短信的,往往有以下几个特征:
这些,都是典型的诈骗话术。
✅第一招:查官方渠道
如果你真有一笔贷款,别信短信,直接打该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一定要通过官网查到的号码拨打,而不是回短信里的号码。
✅第二招:绝不点击陌生链接
凡是短信里带链接的,一律当病毒处理,点进去轻则泄露个人信息,重则手机被植入木马,银行卡里的钱一夜清空。
✅第三招:起诉不会“突然通知”
真要起诉你,法院会寄送《应诉通知书》《起诉状副本》,而且必须通过邮寄或公告送达,绝不可能只靠一条短信就完成法律程序,更何况,法院从不通过短信催债。
去年年底,杭州的李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名下贷款已逾期93天,法院将于今日立案,如不处理将冻结全部资产。”短信末尾还有一个链接,写着“立即申诉”。
李女士当时正在出差,心里一紧,赶紧点开链接,页面看起来特别像法院官网,还显示她的“案件信息”“执行状态”,她按提示填写了身份证、银行卡号、验证码,准备交“保证金”延期执行。
所幸她中途打电话给儿子,儿子一听就觉得不对劲,立刻阻止并报警,警方调查发现,这个网站是伪造的,后台服务器在境外,专门收集受害者信息用于后续盗刷。
后来查明,李女士根本没有这笔贷款记录,所谓的“逾期”完全是凭空捏造,如果她真把验证码交出去,卡里的两万多存款很可能瞬间被转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那些伪造法院文书、冒充金融机构发送虚假通知的行为,不仅涉嫌诈骗,还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和名誉权。
朋友们,面对“贷款逾期将被起诉”这类短信,记住一句话:越是吓你,越要冷静。
真正的法律程序从来不会用恐吓的方式推进,法院不会短信催债,银行也不会让你扫码“撤销起诉”,所有要求你立刻转账、提供验证码、点击链接的操作,都是陷阱。
我的建议是:
法律从不是威胁你的工具,而是保护你的盾牌,别让骗子借着“法律”的名义,撬开你的钱包。
你的一次犹豫,可能就避免了一场灾难,真正要找你的人,不会藏在一条短信里;而真正关心你的人,会告诉你:别慌,先核实。
本文由执业律师撰写,内容原创,仅供普法参考,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有实际纠纷,请咨询专业律师或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收到贷款逾期将被起诉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一眼识破诈骗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很多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一条短信,说我的贷款已经逾期,法院马上要立案起诉,让我立刻还款,不然影响...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