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各位打工人,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外企拖欠工资,强制执行这条路到底好不好走?别慌,我这老法师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
文章疑问标题:外企欠薪耍赖,强制执行能拿到钱吗?律师手把手教你怎么办!
(原创文章内容)
“唉,真是没想到,我以为外企多靠谱呢,结果照样拖欠工资!” 最近啊,不少朋友跟我吐槽这个事儿,一提外企,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光鲜亮丽的办公楼、不错的福利待遇,可真要碰上欠薪这档子事,那滋味,谁经历谁知道——焦虑、无奈,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咱得明确一点:不管是外企、国企还是民企,在中国的土地上经营,就得遵守中国的法律,欠薪?绝对不行!别觉得人家是“洋老板”就没办法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企业也一样!
那如果外企真的拖欠工资了,咱们劳动者该咋办呢?很多人可能知道要去仲裁,要去起诉,但拿到了胜诉判决,对方还是不给钱,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这时候,“强制执行”就该登场了!
强制执行不是“一步到位”,前面的“功课”得做足!
你以为直接就能去法院说“法官,他欠我钱,强制执行!”?没那么简单,强制执行的前提是,你得先有一份“生效的法律文书”,啥叫生效的法律文书?就是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并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者经过法院审理并生效的《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
流程大概是这样:
- 跟公司协商:这是第一步,能私下解决最好,省时间省精力。
- 劳动仲裁:协商不成,赶紧去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这一步是必须的,劳动争议案件大多前置仲裁。
- 法院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或者仲裁裁决生效后公司还是不付钱,你就可以拿着仲裁裁决书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了,如果仲裁后公司不服起诉到法院,那就要等法院的判决生效后,才能申请强制执行。
外企“高大上”,强制执行是不是更难?
这可能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中国境内,外企的财产和其他企业一样,都在法院的强制执行范围内!别被“外企”这两个字唬住了。
法院强制执行,一般会查什么呢?公司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有价证券等等,只要这家外企在中国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就能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措施,把钱给你追回来。
也不排除有些外企可能会转移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的可执行财产确实不多,但这不是“外企”特有的问题,任何企业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就考验咱们提供财产线索的能力了,你知道公司哪个账户有钱,或者有什么值钱的设备、房产,都可以提供给执行法官。
关键一步:怎么申请强制执行?
拿到生效的法律文书后,别拖!赶紧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是2年)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的时候,你得带上这些东西:
- 你的身份证复印件;
- 生效的仲裁裁决书或判决书、调解书原件及复印件;
- 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里面写清楚申请执行的金额、事实和理由,以及被执行人(也就是欠你钱的外企)的基本信息。
法院受理后,就会开始启动执行程序,你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法官,提供你所知道的一切财产线索。
面对欠薪,咱们劳动者要勇敢维权,别因为对方是“外企”就打退堂鼓。法律是咱们最坚实的后盾!
建议参考:
- 保留好所有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考勤记录、沟通记录(邮件、微信等),这些都是维权的关键。
- 及时行动,别过时效:劳动仲裁有时效,申请强制执行也有时效,过了时效,权利可能就不受保护了。
- 学会借力: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他们能帮你理清思路,提高维权效率。
- 申请强制执行后,多跟法官沟通:了解案件进展,提供财产线索,积极配合。
相关法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小编总结:
外企拖欠工资,劳动者完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包括最后的强制执行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千万别因为对方是“外企”就心生畏惧,在中国法律的框架下,所有企业都必须遵守规则,劳动者的血汗钱不容拖欠!遇到这种事,保持冷静,收集证据,勇敢维权,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拿回属于自己的辛苦钱!法律永远是咱们劳动者最坚强的后盾!
好嘞,各位打工人,今天咱们来聊个挺让人闹心但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外企拖欠工资,强制执行这条路到底好不好走? 别慌,我这老法师今天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