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被威胁短信轰炸?别慌,教你三步反制软暴力套路!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半夜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冷冰冰的短信跳出来:“再不还钱,明天就上门贴封条!”、“你家人已经列入催收名单,后果自负!”……吓得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更离谱的是,这些短信根本不是...
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快抖了:“哥,我信用卡逾期了三千多,现在手机里全是‘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已移交公安立案’的短信,我是不是要坐牢了?”我一看他转来的截图,冷汗都下来了——这哪是催收,简直是恐吓。
其实啊,这几年因为疫情、失业、收入波动,不少人多少都有点信贷压力,逾期不是啥光彩事,但真不至于被吓得睡不着觉,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当你收到那种充满威胁感的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应对?哪些话是唬人的?哪些红线他们绝对不能碰?
咱们一步一步来。
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欠钱确实该还,这是义务,但债权人或催收机构,没有权力用恐吓、侮辱、骚扰的方式逼你还钱。
常见的“威胁短信”长这样:
这些话术听着吓人,但99%都是假的,目的就是让你恐慌、情绪失控,赶紧掏钱。
记住一句话:民事债务纠纷≠刑事犯罪,只要不是恶意骗贷、伪造资料,普通逾期不会坐牢,所谓“公安立案”“抓人”,纯属忽悠。
遇到这种短信,千万别删!这是关键证据。
建议你做三件事:
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催收公司打着“法务外包”“资产处置”的旗号干黑活,他们自己也知道不能留痕迹,所以一旦你强硬回应“我已经录音并准备报警”,对方往往立刻消停。
别以为只有被催的份儿,你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比如你可以打给贷款平台客服说:“我目前经济困难,愿意承担债务,但需要分期或延期,如果你们委托的第三方继续骚扰我和家人,我将依法维权,并保留追究名誉损害的权利。”
这话一出,正规机构立马收敛,很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其实有“困难客户帮扶通道”,
但前提是——你得开口谈,很多人宁愿被骂也不敢联系,结果让问题越滚越大。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小李因创业失败,网贷逾期两万,某催收公司不仅天天发“全家陪你进监狱”短信,还把他父母、前女友的电话都打了遍,甚至P了他的“通缉令”发朋友圈。
小李忍无可忍,拿着三个月的短信记录、通话录音和亲友证言,把这家催收公司和原贷款平台一起告上法庭。
法院最终认定:催收行为构成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使用及人格权侵害,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8000元,并责令删除所有非法获取的联系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个判决成了当地同类案件的参考案例——催收可以催,但不能越界;否则,不是你在怕他们,是他们在怕你。
最后我想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面对债务,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但恐惧更不是答案。
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情绪压垮判断力,那些满嘴“马上抓你”的人,往往连个营业执照都不敢亮,真正的法律程序,是起诉、传票、开庭,不是半夜一条短信吓死你。
你要做的,是分清责任边界:该还的钱,想办法还;不该承受的羞辱和威胁,坚决反击。
✅ 欠债要还,但人格不容践踏;
✅ 短信威胁,大多虚张声势;
✅ 保留证据,你才是掌握主动权的人。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糙,但只要你懂法、敢发声,黑暗里的光,总会照到你身上。
——我是张律,一个总在深夜回消息的律师,愿你有债可还,更有底气说“不”。
贷款逾期被短信威胁?别慌,教你三步反制软暴力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有个朋友半夜发微信给我,语气都快抖了:“哥,我信用卡逾期了三千多,现在手机里全是‘再不还钱就上门抓人’‘已...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