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刚睡下,手机叮一声—
收到“逾期”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讲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尊敬的客户,您尾号8836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催收还是诈骗?一招教你识破陷阱,保护钱包安全** “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短短几十个字,像块石头砸进心里,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问题:我到底欠没欠?这钱该不该还?会不会上黑名单?是不是骗子?
别急,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带你一步步看清“贷款逾期提醒短信”背后的真相,教你怎么判断真假、怎么应对、怎么保护自己。
很多人一看“逾期”两个字,立马紧张,生怕征信出问题,二话不说就点链接还款,但我要告诉你:越紧急,越要冷静。
现在伪造短信的技术太成熟了,一条看似正规的“银行”或“金融平台”发来的逾期提醒,可能根本不是官方渠道,而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钓鱼工具。
记住一个铁律:所有正规金融机构的催收信息,绝不会通过私人号码发送,也不会要求你点击不明链接转账。
你可以这样快速判断:
✅ 看发送号码:是不是106开头的短信号码?有没有带官方认证标识?
❌ 如果是手机号(比如138XXXXXXX)、境外号码,或者奇怪的字母组合,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 语气:是不是充满恐吓词汇?立即起诉”“列入黑名单”“家人将受影响”?
❌ 正规机构讲究合规催收,不会用威胁、羞辱性语言。
✅ 看是否有具体信息:有没有你的姓名、贷款金额、合同编号、还款账户?
❌ 模糊称呼“尊敬的用户”“客户”,没有具体贷款详情的,大概率是群发诈骗。
遇到这类短信,别急着操作,按这三个步骤走:
第一步:自查账单
打开你常用的借贷平台App——支付宝、微信、京东金融、银行App……逐一核对最近的还款记录,如果你确实有借款,看看是否真的错过了还款日。
第二步:官方渠道核实
不要回复短信,也不要点击任何链接!直接拨打该平台的官方客服电话(必须是从官网查到的,不是短信里给的号码),说明情况,请客服帮你查证是否存在逾期。
第三步:保留证据,必要时报警
如果是假短信,立刻截图保存,包括发送号码、时间、内容,并向工信部举报(https://dxwjb.miit.gov.cn)或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如果已经有人被骗,务必报警。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收到了一条“某银行”的逾期短信,说她有一笔4.8万元的消费贷逾期90天,即将被起诉。
短信里附了一个链接:“点击查询详细账单并立即还款”。
李女士吓得不行,因为她几年前确实办过一张信用卡,但早已注销,她没多想,点开链接,输入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结果不到十分钟,卡里5万元被转走。
后来我们调取证据发现:
警方追回部分资金,但过程耗时半年,李女士身心俱疲。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恐惧,是骗子最好的帮手。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34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而依据《刑法》第266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明确规定:
催收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可追溯,禁止使用误导性、恐吓性语言,严禁发送带有恶意链接的信息。
这意味着,任何伪造逾期信息、诱导你转账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你可以依法维权。
亲爱的朋友们,金融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财产的第一责任人。
一条短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在慌乱中失去了判断力。
请记住我的三句忠告:
真正的逾期并不可怕,按时补救、协商处理,大多数平台都有宽限期和征信修复机制,但如果你因为一条假短信,稀里糊涂把钱转给了骗子,那才是真正的“信用破产”。
这个世界越来越聪明,骗子也在升级,但只要你保持清醒,懂一点法律常识,就能稳稳守住自己的钱包。
别让一条短信,毁了你辛苦积累的信任与生活。
我是律师老张,陪你理性面对每一次危机。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突然叮一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催收还是诈骗?一招教你识破陷阱,保护钱包安全** “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