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突然叮一声—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催收还是诈骗?一招教你识破陷阱,保护钱包安全** “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短短几十个字,像块石头砸进...
收到“逾期贷款”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讲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
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可你明明记得上个月还了款,怎么就“严重逾期”了?是真的违约了吗?还是又是哪个第三方催收在吓唬人?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我就用最接地气的话,帮你理清这背后的真相,让你不再被一条短信搞得寝食难安。
首先得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笔贷款你真的办过吗?
有些人压根没申请过某平台的贷款,却收到逾期提醒,这可能是身份信息被盗用,也可能是诈骗短信,正规金融机构不会只通过短信通知重大事项,一定会通过官方App、电话或书面函件同步告知。
短信里的“我司”到底是谁?
很多短信写得模模糊糊,不写全称,只说“我司”,你要点开看发送号码是不是95开头的银行客服号,还是106开头的营销号?如果是后者,大概率是外包催收公司发的,他们为了施压,常夸大其词,甚至威胁恐吓。
你还款记录真的断了吗?
有时候不是你不想还,而是自动扣款失败、银行卡余额不足、系统延迟……这些都可能导致“技术性逾期”,建议第一时间登录原贷款平台,查还款记录和当前状态,别光信一条短信。
很多人一听到“逾期”两个字,脑子里就蹦出“坐牢”“黑名单”“子女考公务员受影响”……这些都是误解。
真实情况是:
哪怕真逾期了,也不代表世界末日,关键是要主动沟通、积极处理。
我在办案中见过太多人被催收逼到崩溃,甚至有人因为半夜被打电话精神失常,但其实,法律早就给你撑腰了。
第一步:录音+保存证据
所有电话、短信、微信催收记录全部保留,特别是带有威胁、辱骂、爆通讯录内容的,都是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二步:明确表达“拒绝骚扰”
你可以直接告诉对方:“我已经知晓债务存在,但请通过合法途径联系我,禁止在非工作时间拨打、禁止联系我的亲友。”
如果对方继续骚扰,就是违法。
第三步:向监管部门投诉
拨打银保监会消费者投诉热线12378,或通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提交举报,对于暴力催收,公安机关也会介入。
我曾代理过一位单亲妈妈李女士,她收到某网贷平台的逾期短信,说她欠款5万元,三天内不还会“上门抓人”,更可怕的是,第二天她父母、同事接连接到电话,说她是“老赖”。
她吓得整夜失眠,一度想轻生,后来找到我,我们调取了她的银行流水和平台注册记录,发现:
原来她的身份证曾在一年前丢失,被人冒名注册了账户并借款,而所谓的“还款记录”,全是伪造截图。
我们向警方报案,并向法院提起名誉权诉讼,最终平台道歉赔偿,涉事催收公司被行政处罚,李女士的名字也被从“失信名单”中移除。
这个案子让我深刻意识到:一条看似简单的短信,背后可能是巨大的伤害,但只要你敢于维权、善于取证,法律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朋友们,面对“逾期贷款”短信,真正的智慧不是恐慌,而是冷静判断、理性应对。
你要明白:
👉 短信不等于法律文书;
👉 催收的话术大多是心理战;
👉 你有权利质疑、有权利申诉、更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尊严。
如果你真的欠了钱,那就坦然面对,制定还款计划,协商分期或展期;
如果你被冤枉了,那就拿起法律武器,捍卫清白。
这个时代最大的安全感,不是账户里有多少钱,而是你知道——当风雨来临时,你懂法,你不怕。
我是张律,一个总在深夜回复咨询的律师,愿你每一次看到催收短信,都能从容一笑,因为你知道:真相,永远站在准备好的人这边。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晚上正吃饭,手机叮一声——,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收到“逾期贷款”短信别慌!是催收套路还是真违约?一文讲清你的权利和应对策略** “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