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不踩坑?

金融债务35秒前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我什么时候借过这笔钱?”“是不是搞错了?”“会不会影响信用?”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一名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这样一条短信乱了阵脚,结果不是被催收吓破胆,就是稀里糊涂签了不该签的东西,甚至被诱导二次借贷,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开揉碎讲清楚:这条“严重逾期”短信到底靠不靠谱?你是真欠了钱,还是被人盯上了?又该怎么合法、冷静地应对?

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不踩坑?


第一步:别慌,先判断真假

现在市面上各种网贷平台鱼龙混杂,有些是正规持牌机构,有些则是打着金融旗号的“套路贷”团伙,收到逾期短信,第一反应不应该是还钱,而是核实信息真伪

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最近有没有申请过贷款?
    特别是那种“3分钟放款”“无需审核”的App,很多人图方便随手点过,但根本没意识到已经签了电子合同。

  2. 短信里的金额、平台名称是否熟悉?
    如果短信写的是“XX消费金融公司”,而你从没听说过这家公司,那就要高度警惕,真正的金融机构发短信,通常会带官方签名(平安普惠】),而不是乱码或陌生号码。

  3. 有没有签署过借款合同?有没有收到过放款?
    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合意+资金交付”,如果你没签合同,也没收到钱,那所谓的“逾期”就是空中楼阁。


如果是真的逾期:别逃避,但要理性处理

如果你确实借过款,只是忘了还款时间,或者最近经济紧张导致逾期,那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 千万别做这几件事:

  • 被催收电话吓得立刻转账
  • 盲目答应“一次性结清打折”“转贷平债”等话术;
  • 向亲戚朋友借钱去还高利贷。

✅ 正确做法是:

  1. 查合同:翻出当初的借款协议,看利率是否合法(年化超过LPR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2. 算账:明确本金、利息、违约金,防止平台“利滚利”;
  3. 协商:主动联系正规平台客服,说明困难,申请延期或分期;
  4. 保留证据:所有通话录音、短信、转账记录都保存好,以防后续纠纷。

如果是假的?可能是诈骗或非法催收!

更可怕的情况是——你根本没借钱,却被催“还款”,这种情况在现实中越来越多,背后往往是两种套路:

  • 身份信息被盗用贷款:你的身份证、人脸识别信息可能被他人冒用,在某些平台上申请了贷款;
  • 暴力催收恐吓:一些非法放贷团伙,通过购买个人信息,发送恐吓短信,制造心理压力逼你还“莫须有”的债。

这时候,沉默和恐惧是最危险的回应,你得立刻行动:

  1. 打银行流水、查征信报告,确认是否有这笔贷款记录;
  2. 向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或当地派出所报案;
  3. 如果对方持续骚扰,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其威胁、诽谤责任。

📚以案说法:李女士的“被贷款”风波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连续收到三家平台的逾期短信,总金额高达8万元,她吓得睡不着觉,差点去借网贷还钱,后来我们帮她调了征信,发现名下确实多了三笔贷款,但放款时间集中在同一天,且都不是她操作的。

经过调查,原来她在某短视频平台参加了一个“测颜值评分”的活动,上传了身份证和人脸视频,结果信息被黑产打包卖给了网贷中介,我们立刻向涉事平台发律师函,同时报警立案,并向银保监会投诉相关贷款机构未尽审核义务,三笔贷款被撤销,李女士也成功避免了信用污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你以为的小游戏,可能正在悄悄透支你的人生。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武器你得知道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应予支持,但利率不得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

✍️律师总结:面对“严重逾期”短信,记住这五句话

  1. 不轻信:所有催收信息都要先验证真伪;
  2. 不害怕:法律永远站在理性与事实这一边;
  3. 不冲动:别在情绪下做任何还款或承诺;
  4. 要留证:截图、录音、查征信,一步都不能少;
  5. 早求助:一旦怀疑被冒名贷款或遭遇软暴力,第一时间找专业律师或报警。

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但法律始终是你最坚实的盾牌,一条短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冷静和判断力。你不是孤军奋战,真相和正义,从来不会迟到。


本文由资深执业律师原创撰写,旨在普及法律常识,不构成个案法律意见,如遇具体问题,请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不踩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银行卡明细怎么查?手把手教你避坑,关键时刻能救命!
« 上一篇11分钟前
×
21
2025 10

收到贷款严重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怎么应对才不踩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