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条怎么写才不踩雷?写错一字可能被算旷工!
身体实在扛不住了,发个微信跟领导说“今天头疼得厉害,想请个假”,结果第二天人事找上门:“您这不算正式请假啊,系统里没记录,按旷工处理。”——是不是瞬间血压飙升? 别小看一张薄薄的病假条,它可不是“我...
突然身体不舒服,赶紧给领导发微信说“今天头疼得厉害,请个假”,结果月底一看工资条,少了好几百——人事说你没走正式流程,当天算旷工,或者更离谱的,明明交了纸质假条,领导嘴上说“知道了”,事后却翻脸不认,说你“无故缺勤”。
别小看一张请假条,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写几个字的事儿,在职场里,请假条是劳动关系中重要的书面证据,写得好,安心休假;写不好,轻则扣钱,重则影响晋升,甚至成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理由”。
那到底该怎么写?别急,我来给你掰开揉碎讲清楚。
很多人觉得,跟领导关系好,口头说一声就行了,可问题是,一旦发生纠纷,你说你请过假,公司说没收到——谁有证据?法院只看书面记录。
请假条的核心目的,不是为了“审批”,而是为了“留证”,你要让公司明确知道:我提出了请假申请,时间、事由、依据都写清楚了,是你批准或拒绝的,责任分明。
清晰**
别整花里胡哨的,就写“请假条”三个大字,居中,简洁明了。
称呼规范
写“尊敬的xxX领导”或“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别写“嗨,老大”,太随意,显得不专业。
请假事由真实具体
别写“有事”“家里有点情况”,要写清楚:因突发急性肠胃炎,医院已开具病假证明”或“家中老人突发疾病需陪护,已联系社区医院出具相关证明”。
注意:病假必须附医院证明,事假也要说明合理缘由,婚丧嫁娶最好注明亲属关系。
请假时间精确到日
写“从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共计X天”,别写“请几天假”,模糊不清容易扯皮。
结尾礼貌+主动留联系方式
“恳请批准为盼,请假期间工作已交接至同事XXX,如有紧急事项可电话联系我(手机号XXX)。”
最后别忘了签名+日期。
写了还不算完,怎么交?
记住一句话:没有留下痕迹的请假,法律上等于没请。
张女士在一家电商公司做客服主管,月薪1.2万,去年冬天她母亲突发脑溢血住院,她连夜赶回老家照顾,只来得及在微信群里跟主管说了一句:“我妈住院了,我得回去几天,假条回头补。”
结果一周后她返岗,公司却以“连续三天未出勤,未履行请假手续”为由,按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
张女士不服,提起劳动仲裁,但她拿不出任何书面请假记录,微信群消息也被公司解释为“非正式申请”,最终仲裁委认定公司解除合法,不予赔偿。
律师介入后发现,她其实有医院陪护证明和车票,但唯独缺了那一张“正式假条”,如果当时她哪怕手写一份拍照发给HR,结局可能完全不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而大多数公司的《员工手册》都会明确:
“员工请假须提前填写书面申请并获批准,未经批准擅自缺勤视为旷工,连续旷工三天以上可予以辞退。”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也就是说——你主张自己请过假,就得你自己拿出证据。
一张请假条,看似小事,实则牵连重大,它不仅是职场礼仪,更是你劳动权益的“第一道防线”。
我建议你记住三点:
职场如战场,感情归感情,规矩归规矩。你以为的“通融”,可能是别人眼里的“漏洞”,真正聪明的打工人,从不靠人情赌运气,而是用规则保护自己。
下次请假前,花五分钟,认真写一张假条——这不是形式主义,这是你对自己负责。
请假条怎么写才靠谱?写错一张可能被扣工资甚至算旷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突然身体不舒服,赶紧给领导发微信说“今天头疼得厉害,请个假”,结果月底一看工资条,少了好几百——人事说你没走正...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