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的老赖会怎样?欠钱真能赖掉吗?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急用钱,你心一软借出去几千、上万,结果到期后对方装失联、找借口、拖着不还,你说他吧,他还反咬一句:“我又没写借条,你有证据吗?”时间一长,你心里憋屈又无奈,甚至开始怀疑:...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碍于情面借了,结果到期后对方各种推脱、装失联,催一次回一句“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一拖就是一年半载,你越催,他越躲,最后干脆把你拉黑,这时候你心里憋屈吧?更气的是,听说他还换了新手机、买了新车,朋友圈晒得风生水起。
于是你开始琢磨:是不是他根本就没打算还?是不是他已经摸透了法律漏洞,准备当个“老赖”逍遥法外?

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给你拆解一下:那些看似“聪明”的人,是怎么一步步把自己从“借款人”变成“失信被执行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赖”)的。
这是最常见的开局,很多人借钱时信誓旦旦:“兄弟,我年底分红一定还你!”“等项目款到账,第一时间转你。”可等到期了,对方开始玩文字游戏:“哎呀最近家里出事了”“公司账上没钱,再宽限几天”。
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出于信任或顾及情面,会选择继续等待,但你知道吗?这种“软性赖账”正是老赖养成的第一步。
他们利用的就是你的善良和犹豫,只要你不采取实质性行动,比如发书面催款函、固定证据、起诉,他们的拖延策略就会一直奏效。
当你终于忍无可忍,准备走法律程序时,有些人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悄悄布局了。
我曾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借给亲戚50万做装修生意,三年没还,后来起诉才发现,这名亲戚早在一年前就把名下的两套房过户给了父母,车子也“低价卖”给了表弟,银行账户只剩83块。
法院判决胜诉了,执行阶段却卡住了——人有财产,但名下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典型的“恶意逃避债务”,通过虚构交易、亲属代持等方式,把资产“合法”转移,让你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
法院判你还钱,你装看不见;执行法官联系你,你不接电话;传唤你到庭说明财产状况,你称“人在外地”,更有甚者,被查到名下有隐性收入(比如用别人身份证开的网店),依然拒不申报。
这时候,事情就严重了。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刑法》相关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别以为这只是吓唬人的,我去年代理的一个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因长期隐匿收入、拒不如实申报财产,最终被刑事拘留,家属慌了神,三天内就把全部欠款连本带息打进了法院账户。
一旦被法院认定为“失信被执行人”,你的名字就会出现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老赖名单”上,这可不是简单的公示,而是全方位的社会信用惩戒:
更扎心的是,这个名单是公开可查的,客户、合作伙伴、邻居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你“老赖”身份,社会性死亡,往往从这一刻开始。
你以为只是欠点钱嘛,不至于影响人生?错。
我在办案过程中见过太多案例:原本事业小成的老板,因为一笔民间借贷纠纷拒不履行,被列入失信名单,导致合作方撤资、员工离职、项目流产,最后不仅钱没省下,连原本的生活都被毁了。
信用,是你在这个社会行走的隐形身份证,一旦破产,重建难如登天。
2022年,杭州的李女士借给前同事18万元用于买房首付,对方写了借条,约定一年归还,到期后对方失联,李女士起诉。
关键证据是什么?除了借条,她保留了一段微信聊天记录:对方亲口说“钱我肯定不会赖,就是现在周转不开”。
法院采信了这条信息,并结合银行转账记录,判决对方还款,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通过聊天记录锁定其工作单位,冻结工资卡,半年内执行完毕。
你看,不是所有借款都会变成坏账,关键是:你要留证、要果断、要敢于维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借钱不还,从来不是“本事”,而是短视与贪婪的代价,那些以为能靠耍滑躲过债务的人,终将被法律和社会规则反噬。
而作为出借人,我也想提醒你:不要怕撕破脸,该要的钱,一定要理直气壮地要。
一次果断的催收、一封正式的律师函、一场及时的诉讼,可能就避免了一场持久战。
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你越早行动,越能守住底线;
对方越拖延,越可能把自己逼进“老赖”的死胡同。
别让一时的“仁慈”,换来长久的心寒。
也别让一笔借款,毁掉两个人的信任与尊严。
借钱见人心,还钱看人品。
愿你我都能远离“老赖”,也永不成为那个被贴上标签的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朋友开口借钱,碍于情面借了,结果到期后对方各种推脱、装失联,催一次回一句“下个月发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