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陌生人逾期短信贷款?别慌!可能是被贷款了,教你三步反杀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催收短信:“您在XX平台的3万元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可你明明没申请过这笔贷款,甚至连那个平台听都没听过?更离谱的是,对方还能准确报出你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尾号****的贷款账户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
你一头雾水,翻遍所有银行卡、APP,压根没申请过这笔贷款,心里“咯噔”一下:我啥都没干,怎么就成“老赖”了?征信是不是已经被拉黑了?会不会影响买房、买车、找工作?
别急,先深呼吸,这种情况,不是你记错了,也不是系统抽风,而是你很可能——被冒名贷款了。
我就以一名执业十几年的民商事律师的身份,用最接地气的话,带你一步步搞清楚:这种“躺枪式”逾期到底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应对,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甚至反过来维权索赔。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有人拿你的身份信息去办了贷款,可能的情况有几种:
这些都不是你签的字、按的手印、录的音视频,那你当然不该背这个锅。
遇到这种情况,千万别忍着,更别想着“反正不是我借的,爱咋咋地”,征信是你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经济身份证”,一旦受损,补救起来费时费力还未必成功。
记住这三步,关键时刻能救你:
小贴士:现在大部分平台支持线上申诉,但一定要走正式渠道,保留工单编号。
很多人觉得“我又没丢钱,报什么警?”错!
这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贷款诈骗罪,是刑事犯罪。
带上身份证、短信截图、征信报告,去户籍地或事发地派出所报案,要求出具《受案回执》,哪怕暂时破不了案,这份回执是你日后维权的核心证据。
没有报警记录?银行或平台很可能以“合同成立”为由继续追责你。
写一封正式的《异议申请书》,说明三点:
邮寄给贷款公司总部,并同步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可通过官网提交异议申请)。
坚持跟进,一般30天内会有反馈,如果对方拒不处理,下一步——法庭见。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李女士某天收到一条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短信,说她有一笔28万元的装修贷逾期90天,即将起诉。
她当场懵了,说自己连装修都没做,更别说贷款,查征信一看,果然有这笔记录,而且已经显示“呆账”。
我们马上指导她去派出所报案,拿到了受案回执,调取了贷款申请时的影像资料——发现人脸识别视频里的人根本不是她,声音也不像。
我们向法院提起名誉权侵权诉讼,同时申请司法鉴定,最终查明,是她前夫伙同中介伪造她的身份证件和签名办的贷款。
法院判决:贷款合同无效,金融机构删除不良征信记录,并赔偿李女士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只要证据扎实,普通人也能打赢“大机构”。
这些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你手里的“武器”。
收到莫名其妙的逾期短信,本质上是一场针对你人格权和信用权的侵犯,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反应速度,更是你对法律工具的掌握程度。
✅ 不要沉默,越早行动越好;
✅ 不要怕麻烦,报警是维权起点;
✅ 不要轻信“内部消除记录”的骗子,正规流程才是王道。
你没有义务为别人的贪婪买单。
你的名字,不该成为别人违法的通行证。
你的征信,值得被认真对待。
下一次,当你看到那条刺眼的短信,希望你能冷静一笑:
“想让我背锅?门儿都没有。”
——我是张律,一个总在帮普通人“翻案”的律师。
突然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可能是被贷款了,教你三步反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尾号****的...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