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催收短信就慌了?逾期后怎么应对最聪明,不踩坑!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是不是要被起诉了?”“征信是不是全毁了?”“...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X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律措施。”那一刻,心跳骤停,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了完了,这下要上黑名单了”。
别急,先深呼吸,今天咱们不谈冷冰冰的法条堆砌,也不搞恐吓式普法,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像朋友一样坐下来跟你聊聊:当你真的逾期了,收到催收短信,到底该怎么办才最稳妥、最有效,还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咱们得认清一个现实: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发来的逾期催收短信,不是“恐吓信”,而是履约提醒+风险预警,它本身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但却是后续一系列动作的“前奏”。
我见过太多人,一看到“上报征信”“移交法务”这几个字就慌得不行,立马东拼西凑还钱,甚至去借网贷填窟窿,结果雪球越滚越大,也有人干脆破罐子破摔,“爱咋咋地”,结果几年后想买房办贷款,才发现自己早被拉进了征信黑名单。
其实啊,真正聪明的人,面对逾期短信,会做三件事:
第一,核实信息真伪。
现在诈骗短信满天飞,催收也不例外,先看号码是不是官方客服号(比如95开头),短信里有没有你的姓名、卡号后四位、具体欠款金额和逾期天数,如果全是模糊表述,尊敬的客户”,那就要警惕了,可以打银行官方客服核实,千万别点短信里的链接!
第二,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
很多人不是不想还,是暂时还不上,这时候与其硬扛,不如主动沟通,我建议你直接联系银行客服或贷后管理部门,说明情况,申请分期还款、延期还款,甚至是停息挂账(也就是常说的个性化分期),很多银行对首次逾期、金额不大、有还款意愿的人,是愿意协商的。
记住一句话:沉默是最差的选择,沟通才是解局的关键。
第三,保留所有证据。
包括催收短信、通话录音、还款计划协议等,万一后期对方违规催收(比如爆通讯录、威胁恐吓),这些就是你维权的“子弹”,别觉得麻烦,关键时刻能救你。
我之前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32岁,自由职业者,疫情那年收入断了,信用卡逾期89天,收到了十几条催收短信,最后一条写着“即将移交司法程序”,他吓得整夜睡不着,差点去借高利贷。
后来他找到我,我们第一时间做了三件事:
结果呢?银行撤回了“移交法务”的通知,征信记录也从“呆账”调整为“已协商还款”,两年后,小李收入恢复,提前结清,信用慢慢修复。
你看,问题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么应对。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明确规定: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这意味着:
✅ 银行有权催收,但必须合法合规;
✅ 催收不能骚扰你家人朋友,不能辱骂威胁;
✅ 你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不当催收行为,并向银保监会投诉。
说到底,逾期不是原罪,它只是一个财务状态的提示,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在压力下的选择。
收到催收短信,别慌,别躲,更别病急乱投医。
第一步:冷静核实;
第二步:主动沟通;
第三步:依法维权。
法律从不惩罚诚实但暂时困难的人,它只惩罚恶意逃废债的行为,只要你还在努力解决问题,就永远有转圜的余地。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信用是长期积累的财富,一次逾期不会毁掉你,但一次错误的应对方式,可能会让你多走三年弯路。
稳住,我们能赢。
收到催收短信就慌了?逾期后怎么应对最聪明,不踩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已逾期XX天,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并采取法...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