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和征信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XX金融】您有一笔3万元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移交法务催收。” 发信号码是106开头,内容字字带刺,语气像极了法院传票,可问题是——你根本没借...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落款看着还挺正规,甚至还有所谓的“工号”“客服电话”,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心一紧——“我是不是真忘了还哪笔钱?” 接着就慌了,赶紧点链接、打电话,生怕上了征信黑名单。
但你知道吗?这极有可能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贷款逾期类电信诈骗,今天我就以一个专业律师的视角,带大家扒一扒这类骗局的套路,教你怎么一眼识破,避免人财两空,还能保护好自己的信用记录。
先看几个典型的诈骗短信内容(真实案例改编):
“【XX金融】用户您好,系统检测到您在本平台的12800元贷款已逾期9天,当前罚息累计达1360元,如不及时处理,将上报央行征信并启动诉讼程序,点击链接立即还款→[虚假网址]”
“紧急通知!您的借款账户因长期未还款已被列为失信名单,请于24小时内联系专员解除风险,电话:400-XXXX-XXX。”
这些短信看起来“有模有样”,但其实漏洞百出,我总结了四大识别要点:
没有具体贷款信息:正规金融机构发催收通知,一定会注明贷款平台名称、合同编号、借款金额、逾期天数等详细信息,而骗子往往模糊处理,用“某平台”“系统检测”等话术制造恐慌。
附带可疑链接或陌生号码:真正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不会通过短信发送短链接让你“一键还款”,更不会让你加微信、QQ处理,凡是让你点链接填银行卡、身份证、验证码的,99.9%是诈骗!
语气恐吓、制造紧迫感:“24小时冻结账户”“立即移交公安”“子女上学受影响”……这些都是典型的心理操控手段,目的就是让你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力。
来电号码异常:虽然有些诈骗电话能伪装成官方客服号(改号软件),但回拨过去往往是空号、关机或自动语音,真正的催收电话是可以核实身份并提供查询渠道的。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李女士收到了一条“微粒贷逾期”短信,显示她有一笔3.6万元的贷款逾期21天,附带一个链接。
她本来没借过微粒贷,但因为之前确实申请过几个网贷,心里发虚,就点了链接,页面做得跟微信借钱一模一样,输入手机号后跳出“账户异常”,提示需“验证资金流水”才能解冻。
对方让她往一个“监管账户”转8000元做“资信认证”,说第二天原路退回,李女士转完第一笔后,对方又说操作失败,需要再转4.2万元“冲正资金”,直到她丈夫发现不对报警,才止损。
后来我们调取证据发现:
最终警方立案为“冒充金融平台实施诈骗”,嫌疑人跨省落网,但钱追回来不到三成。
这个案子让我特别感慨:不是老百姓不够聪明,而是骗子太懂人性弱点——恐惧、羞耻、急于补救。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此类行为可能涉及以下罪名: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组织、策划、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处拘留、罚款,并纳入信用记录。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伪造、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催收或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与人格权,受害人有权提起民事赔偿。
若有人冒充国家机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骗,还可能构成招摇撞骗罪或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量刑更重。
作为执业十几年的律师,我想告诉你:面对“贷款逾期”短信,最危险的动作就是“立刻行动”。
真正该做的三件事是:
✅第一步:别点链接、别回拨、别转账
哪怕你觉得“可能是我真的忘了”,也先挂起情绪,按兵不动。
✅第二步:主动核实
打开你常用的借贷APP(如支付宝、微信、银行App),自查是否有逾期记录,或者拨打官方客服(注意:是从官网查的号码,不是短信里的!)进行确认。
✅第三步:留存证据,及时举报
把短信截图、通话记录保存好,向工信部(https://dxspjb.miit.gov.cn)、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或当地反诈中心报案。
记住一句话:合法的催收从不靠恐吓,真正的金融机构也不会让你“扫码还款”。
如果你已经被骗,请立即冻结银行卡、报警,并尽快联系律师介入,争取追赃挽损,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免费获取),确保你的信用不受无辜牵连。
最后送大家一句我常对客户说的话:
“怕出事的人最容易被骗,而清醒的人永远掌握主动权。”
守住钱包的第一道防线,不是技术,而是心态。
别让一条假短信,毁了你辛苦积累的信任与信用。
—— 一名为你守护权益的执业律师
收到崔贷款逾期诈骗短信别慌!教你一眼识破套路,守住钱包和征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某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并移...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