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是真是假?一招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深夜刷手机,突然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连续逾期3期,剩余本金XX万元,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启动司法程序。” 心跳瞬间加速,手心冒汗——我什么...
你有没有突然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XX金融】您有一笔3万元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移交法务催收。”
发信号码是106开头,内容字字带刺,语气像极了法院传票,可问题是——你根本没借过这笔钱!
这种短信,十有八九是“套路贷”的前奏,它们披着正规机构的外衣,打着“紧急通知”的幌子,专挑人心慌的时候下手,我就以一名执业十年的律师身份,手把手教你如何识别、应对、反击这类“假逾期”短信,保护自己的财产和信用安全。
很多“逾期短信”真正的目的不是催款,而是设套,我们办案中见过太多案例:当事人一看到“征信受影响”,立马点开短信里的链接,输入身份证号、银行卡、验证码……结果账户里的钱被瞬间转走。
这些短信往往有三个典型特征:
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用短信直接催收重大债务,更不会让你在不明网页上操作还款。
遇到这类短信,别慌,按这四步走:
第一步:冷静核查
打开你常用的借贷app(如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等),查看是否有该笔贷款记录,同时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个人信用报告,确认是否存在异常贷款。
第二步:反向验证短信真伪
不要回短信,也不要打电话给短信里留的“客服”,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你曾使用过的贷款平台,比如打APP内的客服电话,问一句:“你们有没有给我发过一条关于XX金额逾期的短信?”
第三步:保留证据
截图保存短信内容、时间、发送号码,如果对方持续骚扰,甚至冒充公检法,这些都将成为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
第四步:主动举报
将可疑短信举报至以下平台:
去年我们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王女士收到一条“贷款逾期”短信,称她在某网贷平台借款4.8万元未还,要求24小时内还款,否则“移交公安机关”。
她一开始也慌了,毕竟短信里连她的身份证后四位都对得上,但她记得之前看过普法宣传,没有直接点链接,而是打开那个平台的APP自查,发现根本没有这笔借款。
她又拨打了平台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客服明确告知:“这是诈骗,近期有多人反馈类似情况。”
后来我们协助她向公安机关报案,顺藤摸瓜揪出一个专门伪造贷款平台短信的团伙,他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批量发送“逾期”短信,诱导受害人进入钓鱼网站,进而盗刷银行卡。
王女士因为冷静,避免了一场灾难,而另一位轻信短信的男子,当场被骗走近5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工信部《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
短信发送主体必须实名登记,禁止发送含有虚假、欺诈内容的信息。
这意味着,发送虚假逾期短信不仅违法,而且一旦造成损失,发送方将承担民事赔偿乃至刑事责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骗子越来越懂心理学,他们知道“征信”是你最怕的东西之一,但你要明白:真正的风险,从来不会通过一条短信突然降临。
合法的贷款逾期,会有完整的催收流程——先是平台内提醒,再是电话沟通,最后才可能涉及法律程序,而那些一上来就“上报征信”“移交法务”的,往往是纸老虎。
请记住我的三点忠告:
你不需要成为法律专家,但你要学会在慌乱中按下“暂停键”,那一刻的冷静,就是你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别让一条假短信,搅乱你真实的人生。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教你识破套路,守住钱包和征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突然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XX金融】您有一笔3万元贷款已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移交法务...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