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逾期短信满天飞?真假难辨怎么防?教你一眼识破催收套路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还款,否则将上报征信并采取法律手段!”再一看时间,凌晨一点半,心跳瞬间加快,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完...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链接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催收。”配个看似正规的网址,还带个“紧急”标签,瞬间让你心跳加速,手心冒汗。
别急,先深呼吸,这类短信,90%以上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钓鱼陷阱”,专门瞄准那些对贷款流程不熟悉、又担心征信出问题的人群,咱们就来掰开揉碎讲清楚:为什么你会收到这种短信?怎么一眼看穿它是假的?一旦误点链接该怎么办?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条短信,稀里糊涂丢了钱,甚至背上莫名债务。
要明白一个关键点:真正的金融机构从不会通过短信直接发送含有链接的“还款警告”或“法务通知”,尤其是那种写着“点击链接查看详情”“24小时内不处理将起诉”的,基本可以判定为诈骗。
这些骗子是怎么操作的?他们通常有三步套路:
信息泄露打底:你的手机号、姓名,甚至曾申请过的贷款平台名称,可能早已被黑产打包售卖,骗子拿着这些“料”,精准投喂定制化短信。
仿冒身份增信:短信署名模仿银行或知名网贷平台(微粒贷服务”“蚂蚁借呗提醒”),用和官方几乎一样的字体、话术,甚至伪造短号(比如显示“1068XXXXXX”让人误以为是正规通道)。
制造恐慌促点击:关键词全是“逾期”“征信”“起诉”“冻结账户”,目的就是让你慌神,来不及思考就点进链接。
而一旦你点了那个链接,轻则填写个人信息被套取,重则手机被植入木马,银行卡里的钱一夜清空。
记住这五个“凡是”,关键时刻能救你:
最稳妥的办法是什么?不要通过短信操作任何金融事务,如果你真担心自己有贷款逾期,请主动打开官方App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真银行不怕你查,假客服怕你问。
去年,我代理了一起典型的“贷款逾期诈骗”案,当事人小王,30岁,上班族,某天收到一条“京东金融”发来的短信:“您的白条借款已逾期98天,即将移交公安机关立案,请立即处理。”
短信里附了个链接,点进去页面和京东官网一模一样,他紧张坏了,毕竟自己确实几年前用过白条,就在他准备按提示输入银行卡信息时,突然想起朋友说过“别乱点链接”,于是顺手打了个电话给京东官方客服。
结果呢?客服查了系统,告诉他:账户一切正常,无任何逾期,再一报警,警方追踪发现,这个假冒网站连服务器都在境外。
更吓人的是,如果他当时输入了银行卡和验证码,骗子就能直接把卡里的5万元转走,小王后怕地说:“就差那一步,家都快没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仍提供支持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也就是说,发这种诈骗短信、制作假网站、收买公民信息的行为,都是刑事犯罪,不是“小打小闹”,而我们普通人,只要提高警惕,就能切断他们的“收割链”。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骗子不再靠街头蹲守,而是躲在屏幕背后,用情绪操控你,他们不怕你聪明,就怕你慌。
所以我想告诉你:
无论短信写得多像真的,只要你没主动确认,就别轻易相信。
征信不会因为你没点链接就变差,但钱一旦转出去,追回来就难了。
下次再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急着自责或恐慌,先做三件事:
1️⃣ 删除带链接的短信;
2️⃣ 打开官方App自查账单;
3️⃣ 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你不需要懂太多法律条文,只需要记住一句话:真正的危机从不会藏在一条短信里,而真正的解决方式,也从来不需要你“立刻点击”。
保持清醒,你就是自己财产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贷款逾期短信满天飞?别慌!教你一眼识破假客服真骗局,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半夜手机突然“叮”一声,一条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xx银行的贷款已严重逾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