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厘利息到底有多狠?你以为便宜,其实正在被温柔收割

普法百科34秒前1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电话——“王哥,现在资金紧张?我们这儿周转快,日息才几厘,随借随还,不压征信!”听着是不是特别心动?或者你刷某平台购物时,弹出“分期付款,月息仅0.5厘”,心里一松:“这才几个钱?分分钟拿下。”

可你知道吗?这几厘利息背后,可能藏着你看不见的“债务黑洞”,咱们就来扒一扒:几厘利息到底是怎么算的?它真像听起来那么便宜吗?为什么有人借了五千,三个月后还了一万二?

几厘利息到底有多狠?你以为便宜,其实正在被温柔收割


先搞清楚:什么叫“几厘”?

很多人一听“几厘”,第一反应是:“哦,很少吧?”但问题就出在这儿——“厘”这个单位,本身就模糊不清,容易被偷换概念。

在民间借贷和金融产品中,“厘”可以指:

  • 日息几厘(比如0.5厘/天)
  • 月息几厘(比如1厘/月)
  • 年息几厘(极少见)

而最关键的,是单位换算:

✅ 1分 = 1%
✅ 1厘 = 0.1%

  • 月息1厘 = 0.1% / 月 → 年化利率约12%
  • 月息3厘 = 0.3% / 月 → 年化利率约36%
  • 日息1厘 = 0.1% / 天 → 年化高达36.5%!

看到没?日息3厘,年化就是109.5%!这已经远远超过法律保护的利率上限。

更可怕的是,有些平台嘴上说“日息低至0.1厘”,结果合同里写的是“综合年化费率35.8%”,用话术把你绕晕,等你还钱时才发现:原来“几厘”只是个诱饵。


“几厘”背后的套路拆解

我见过太多客户,一开始觉得“就借两万应急,一个月几百块利息能接受”,结果三个月后利滚利,本金翻倍,为什么?

套路1:把“月息”说成“日息”

销售说:“咱们日息才0.3厘,一天才3块钱。”
可实际上,他们按月息3厘计算,也就是每月0.3%,看似不多,一年下来就是3.6%?错!
复利计息+服务费+管理费叠加后,实际年化轻松突破24%,甚至逼近36%。

套路2:砍头息 + 隐性收费

你借1万元,对方直接扣掉1000元“手续费”,你到手9000,但利息仍按1万算,这叫“砍头息”,违法!

还有所谓的“账户管理费”“风控服务费”“GPS安装费”……名目繁多,全加进总成本,最后你发现:表面利率不高,实际负担重得喘不过气。

套路3:利滚利,越滚越多

很多网贷平台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前期还的大多是利息,如果你中途逾期,就开始罚息、违约金叠加,再算复利——几千块的小额借款,半年变几万,不是吓唬你。


以案说法:小李的“5000元噩梦”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程序员,临时要用钱交房租,从某短视频平台推荐的贷款APP借了5000元。

客服说:“日息0.2厘,一天才1块钱,放心借。”

他信了,签了电子合同,结果:

  • 实际到账4700(被扣300“担保费”)
  • 每月还款1200,分6期
  • 表面年化显示18%,但实际IRR(内部收益率)高达6%

三个月后他失业,还不上了,平台开始催收,短信轰炸、电话骚扰亲戚朋友,还威胁“上门贴告示”。

更离谱的是,合同里写着“逾期每日加收0.5%违约金”,相当于年化182.5%!

我去调取合同和流水,发现多项收费无依据,且存在暴力催收,最终通过诉讼,法院认定超出LPR四倍的部分无效,帮他减免了近8000元不合理费用。

小李的经历不是个例,全国每年有上百万人,因为“几厘利息”的误导,陷入高利贷陷阱。


法条链接: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除外。

截至2024年,一年期LPR为3.45%,四倍即13.8%
这意味着:任何年化利率超过13.8%的部分,法院都不支持强制执行。

⚠️ 注意:这是针对民间借贷,如果是持牌金融机构(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利率可适当上浮,但仍受监管约束,不得显失公平。


律师总结:别让“几厘”成为你的财务滑铁卢

朋友们,借钱不可怕,怕的是不懂规则、被话术蒙蔽

记住这几条保命建议:

  1. 看到“几厘”,先问清是日息、月息还是年息?
  2. 所有费用写进合同,口头承诺一律不信。
  3. 算真实年化利率(可用IRR公式或在线计算器)。
  4. 拒绝“砍头息”“服务费打包贷”等违规操作。
  5. 一旦遭遇暴力催收,立刻录音、取证、报警、起诉。

利息从来不是小事。几厘之间,藏着的是契约精神,也是法律底线。别让一时便利,换来一辈子的债务阴影。

你是借款人,不是猎物。
守住钱包,也守住尊严。

——我是张律,一个不说废话、只讲干货的执业律师。
下次聊“征信花了还能贷款吗?”,记得关注。

几厘利息到底有多狠?你以为便宜,其实正在被温柔收割,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征信有逾期在哪里还款好?逾期后如何补救?
« 上一篇2分钟前
×
16
2025 10

几厘利息到底有多狠?你以为便宜,其实正在被温柔收割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电话——“王哥,现在资金紧张?我们这儿周转快,日息才几厘,随借随还,不压征信!”听着是不是特...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