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短信说贷款逾期了?别慌!先搞清这5件事,否则越拖越麻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半夜手机“叮”一声,一条银行或网贷平台的短信跳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跳直接漏了一拍,手心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晚上正刷着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出现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那一刻,心“咯噔”一下,手心开始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我明明还了啊?是不是系统出错了?会不会上黑名单?以后买房买车还能贷吗?
别急,先深呼吸,作为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每天都会接到类似的咨询,很多人一看到“逾期”两个字就慌了神,结果反而把小事拖成大麻烦,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捋清楚: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后,到底该怎么办?关键不是马上还钱,而是先做这三件事。
现在诈骗手段五花八门,有些不法分子专门伪造银行或金融机构的短信,目的就是吓你、骗你点链接、输密码,所以第一步,千万别直接点击短信里的链接,也别按它说的流程操作。
正确的做法是:
记住一句话:所有债务问题,必须以书面或官方渠道确认为准,不能凭一条短信就自我定罪。
很多人以为逾期就是“没还钱”,但现实往往更复杂,我在办案中遇到过太多“冤案”:
一旦确认确实逾期了,你要立刻追问三个问题:
特别是最后一点,很关键,如果你能证明是因为特殊原因(比如生病住院、自然灾害、系统故障等)导致短期未还,很多银行是可以帮你申请征信异议,消除不良记录的。
很多人怕丢脸,觉得逾期是“丢人的事”,干脆装死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结果呢?催收升级,利息滚雪球,最后被起诉,连带家人也被骚扰。
我要告诉你一个真相:金融机构不怕你逾期,怕的是你失联。只要你愿意沟通,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谈出缓和方案。
你可以这么做:
法律保护的是“诚实而不幸”的人,不是让你当老赖,而是鼓励你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是个90后程序员,某天突然收到某消费金融公司的逾期通知,说他一笔8万元的贷款已逾期90天,即将上报征信。
可小李压根没贷过这笔款!他第一时间以为是诈骗,没理会,直到三个月后申请房贷被拒,才发现征信报告上真有这笔“贷款”。
我们介入后调查发现:原来是有人用他的身份信息在偏远地区办理了贷款,而该公司风控审核严重失职,未进行人脸识别和实名核验。
我们通过司法鉴定和公安机关立案,成功撤销了该笔贷款记录,并追究了金融机构的审查责任,小李不仅恢复了征信,还获得了精神损害赔偿。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重视、不行动。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他人信息进行借贷活动。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这意味着:只要你发现逾期记录有误,完全有权提出异议申请,要求核查并更正。
《商业银行信用卡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条也明确:
对于确因特殊原因导致临时还款困难的持卡人,银行应给予合理救助措施,不得简单粗暴催收。
朋友们,现代社会谁还没个资金周转的时候?贷款本身不是羞耻的事,逾期也不等于信用破产,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
下次再收到“贷款逾期”短信,请记住我的三步口诀: 👉一核实,二溯源,三沟通。
别让一条短信击垮你的信心,更别让它演变成一场法律纠纷。
你是借款人,但更是权利人。
只要依法维权、坦诚沟通,绝大多数问题都有解。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信用就像玻璃,碎了还能修补;但若选择逃避,那才是真正无法修复的裂痕。
—— 一名始终站在你这边的律师
收到短信说贷款逾期了?别慌!先搞清这3件事,否则越拖越糟,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晚上正刷着手机,突然一条短信弹出来:“尊敬的客户,您在我司的贷款已出现逾期,请尽快还...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