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真假难辨?教你一眼识破诈骗套路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刚收到一条短信,说我某平台的贷款已经严重逾期,再不还钱就要起诉、上征信、发通讯录……可我根本没借过这笔钱啊!” 说实话,这类咨询我每个月都能接到好几起,随着网络金...
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链接]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并移交法务部门。”
或者更吓人一点:“您的借款账户已被冻结,剩余还款金额为28,650元,若48小时内未结清,将依法起诉!”
看到这种消息,是不是心猛地一沉?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别急——先别点链接,也别急着打那个“客服电话”,因为,这很可能不是银行发来的,而是骗子精心设计的“恐吓式”骗局。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越来越猖獗的“贷款逾期短信诈骗”,从真实案例到法律依据,帮你把套路看透,把风险掐灭在萌芽里。
这类诈骗的核心逻辑,就是利用恐惧心理,很多人借过网贷、信用卡,心里多少有点“负债阴影”,一旦看到“逾期”“起诉”“征信受损”这些字眼,第一反应就是:坏了,是不是我真忘了还?
但请注意:正规金融机构在催收时,有严格的流程和合规要求。
而诈骗分子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们用高仿号发送短信(伪装成官方号码),内容写得煞有介事,甚至精确到你的姓名、身份证尾号、贷款平台名称……让你一看就觉得“他们怎么知道这么多?”
这些信息大多是通过黑市购买的个人信息泄露数据拼凑出来的,你没还的那笔款?根本不存在,那个链接?点进去是个假的银行页面,专门套你账号密码的。
去年年底,杭州的李先生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呗’平台的贷款已逾期92天,欠款31,800元,即将上报央行征信系统,请立即处理。” 短信里还有一个链接。
李先生确实几年前注册过该平台,虽然早就结清了,但看到“逾期92天”还是慌了神,他点开链接,跳转到一个看起来和官方一模一样的页面,输入了手机号和身份证后,系统提示“需验证资金流水以恢复信用”。
对方客服(实为骗子)来电称:“只要往指定账户转入5000元作为‘履约保证金’,我们就能帮你撤销逾期记录。” 李先生犹豫了一下,想起之前看过反诈宣传,便挂掉电话,直接打给平台官方客服核实。
结果呢?账户状态正常,无任何欠款,所谓的“逾期”,纯属虚构,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这个假冒网站连服务器都在境外。
如果李先生当时转账了,接下来还会被诱导继续交“解冻费”“手续费”,直到榨干为止。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不得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也就是说,不仅发诈骗短信的人要坐牢,那些卖你信息的
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别慌!真假难辨?教你一眼识破诈骗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接过这样的短信? “【XX银行】尊敬的客户,您名下的贷款已严重逾期,请立即登录[链接]处理,否则将影...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