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被立案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套路

金融债务35秒前1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立案,即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请立即还款,否则影响征信并可能面临刑事追责。”——看到这种消息,心跳直接飙到120,慌得不行,有人立马打钱,有人连夜联系平台客服,更有人吓得睡不着觉。

但我要告诉你一句实话:大多数这类短信,根本不是法院发的,而是诈骗或催收的“心理战术”。

收到贷款逾期被立案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套路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条短信到底靠不靠谱?真的会被“立案”吗?什么情况才会走到这一步?又该如何应对?别急,作为干了十几年民商事纠纷的老律师,我给你捋个明明白白。


先冷静!90%的“被立案”短信都是吓唬人的

首先划重点:法院不会通过短信通知你“已被立案”。

你想啊,法院办案有多严谨?立案通知书、传票、应诉材料……哪一样不是走正式程序?要么邮寄送达,要么电子法院系统推送,再不济也是法官助理打电话确认,哪有动不动就群发一条冷冰冰的短信,还带“立即还款否则坐牢”这种威胁语气?

这种措辞一听就不专业,反而特别像某些第三方催收公司或者网贷平台外包团队搞的“软暴力”催收手段,他们的目的不是真要起诉你,而是用恐吓让你心理崩溃,赶紧还钱

还有一种更恶劣的情况——冒充司法机关的诈骗短信,他们会伪造“案号”“法院名称”,甚至附上一个“查询链接”,你一点进去,可能就中招了:个人信息被盗、银行卡被套现……那就不是欠钱的事儿了,是真要吃大亏。

所以第一条铁律:凡是带链接、带紧急指令、语气强硬的“立案通知”,一律先怀疑,别轻信。


真正的“立案”长什么样?

如果你真被起诉了,流程是这样的:

  1. 对方(比如银行或网贷公司)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
  2. 法院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才算“立案”
  3. 法院会通过官方渠道送达《立案通知书》或《传票》,方式包括:
    • 邮寄纸质文件到你身份证地址或预留住址;
    • 通过“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发送电子文书;
    • 在你缺席的情况下,可能会公告送达。
  4. 你有权在规定时间内答辩、举证、出庭

注意:整个过程你一定会知道,不可能稀里糊涂就被“执行”了。

贷款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除非你有伪造资料骗贷、恶意转移资产等行为,否则根本不会涉及“坐牢”。


那什么情况下,银行真的会起诉你?

也不是所有逾期都会被起诉,银行也好,正规金融机构也罢,起诉成本高、周期长,他们也怕麻烦,一般只有满足这几个条件,才可能动真格:

  • 逾期金额较大(通常超过1万元以上);
  • 逾期时间长(连续6个月以上未还);
  • 经过多轮催收仍拒不沟通或还款;
  • 你名下有可执行财产(比如房产、车辆、存款)。

即便如此,从逾期到真正立案,中间至少要经历几个月的协商、催告期,如果你只是最近一两个月没还上,别自己吓自己。


收到这种短信,该怎么做?

我给你一套实用操作指南:

第一步:查证来源
看短信号码是不是106开头的平台号?有没有署名具体机构?如果是+852、+886这种境外号段,基本可以判定是诈骗。

第二步:登录官方渠道核实
打开你借款的APP,查看“我的账单”“法律通知”栏目,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一定是官网公布的号码),问清楚是否有诉讼动作。

第三步:保留证据
把短信截图保存,记录发送时间、号码,如果后续发现是骚扰或诈骗,这些都能作为报案依据。

第四步:理性应对,别冲动还款
不要因为害怕就盲目转账,先搞清债务真实状态,确认本金、利息、罚息是否合规,有些平台利滚利,早就超出法定上限了。


📚以案说法:小李差点被“立案短信”骗走两万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借了某网贷平台8000元,逾期5个月没还,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一条短信:“已立案,案号(2023)京0105民初XXXX号,限24小时内还款,否则将冻结账户并追究刑事责任。”

小李慌了,赶紧点开短信里的链接,输入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准备还款,结果刚输完密码,卡里2万元就被转走了。

后来我们报警调查才发现:这个“案号”确实是真实存在的法院编号,但完全跟小李没关系——骗子专门扒了公开裁判文书网的信息,拿来包装成恐吓工具,那个链接是个高仿官网,连logo都一模一样。

最终我们通过警方和技术溯源,追回部分损失,但过程极其艰难,最让我痛心的是,小李明明可以打个电话就能核实,却因为恐惧选择了最快但也最危险的方式。


⚖️法条链接:这些法律你得知道

  1.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无法直接送达的,可留置送达、邮寄送达或公告送达。不得仅以短信、微信等方式视为有效送达。

  2.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构成诈骗罪。

  3.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性语言,不得冒充司法人员进行催收。

  4.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逾期不还的,债权人可依法提起诉讼,但必须通过合法程序主张权利


别让恐惧蒙蔽判断力

朋友们,面对债务问题,最怕的不是逾期本身,而是在慌乱中做出错误决定

一条短信,几句恐吓,不该成为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你要记住:

真正的法律,从不用惊悚的方式出现;真正的正义,永远留给你申辩的机会。

如果你确实有困难还不上,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分期、展期,很多机构都愿意谈,比起躲着、怕着、被吓着,坦诚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而那些披着“法律外衣”的恐吓短信,请你擦亮眼睛,稳住心态,该举报举报,该维权维权,你不是孤立无援,法律站在你这一边。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欠债要还,但不必跪着还;面对压力,更要站着思考。

我是张律,一个讲人话的律师,下次见。

收到贷款逾期被立案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套路,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发现间谍咋办?举报后会怎样?这些关键细节你必须知道!
« 上一篇6分钟前
×
15
2025 10

收到贷款逾期被立案短信,是真是假?教你一眼识破骗局套路

最近不少朋友私信我,说手机突然弹出一条短信:“您因贷款长期逾期,已被正式立案,即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请立即还款...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