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怎么申请?流程卡壳了怎么办?
上班时不小心扭伤了腰,或者在工地上被掉落的工具砸伤了手,当时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越拖越严重,最后连班都上不了,这时候才想起来——哎,这算不算工伤?能不能赔点钱?该找谁?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时不小心被机器划伤了手,或者送客户途中摔了一跤,当时觉得“没事,忍忍就过去了”,结果几天后疼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这时候才想起来:这算不算工伤?能不能报销医药费?公司会不会赔?更关键的是——到底谁来认、怎么认?
别急,今天咱们不讲法条堆砌,也不搞术语轰炸,我就用大白话,把“工伤认定”这件事掰开揉碎,从头到尾给你讲明白,尤其是当你遇到公司推诿、社保局迟迟不给答复的时候,这篇文章,就是你维权路上的“地图”。
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受伤,就自动算工伤,错!法律上没这么简单。
工伤认定是一套法定程序,必须由人社部门(也就是当地人社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来正式确认,也就是说,哪怕你真是干活时摔断了腿,如果没走这个流程,就不能享受工伤待遇。
那到底哪些情况能被认定为工伤?核心看三点:
特别提醒: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只要不是主要责任方,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白白错过了申请机会。
工伤认定不是写个申请就能搞定的,它像一场需要耐心和细节的“闯关”,我给你梳理一下标准流程:
及时就医并保留证据
受伤第一时间去医院,记得强调“因工受伤”,病历本上要写清楚受伤经过,所有发票、诊断书、检查报告统统保存好。
单位应在30天内申报
这是关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要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拖着不报?别等了,你自己上!
个人可在1年内直接申请
如果公司不理你,别怂,你本人、家属或工会都可以在事故后一年内直接去当地人社局提交申请材料。
提交材料要齐全
通常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合同、工资条、打卡记录等)、医疗资料、证人证言、事故说明等,材料不全容易被打回来,耽误时间。
等待调查和决定
人社局会在60天内做出是否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你,如果通过,恭喜你,接下来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谈赔偿;如果被驳回?还有救济途径!
老李是个外卖骑手,平台接单、按时上线、穿着统一制服送餐,某天下雨路滑,他送餐途中电动车打滑摔倒,造成右腿骨折,他去找平台公司要求认定工伤,却被一口回绝:“你是兼职,没有劳动合同,不算员工,不能认定工伤。”
老李找到我们律所求助。
我们调取了他的接单记录、收入流水、平台管理规则,发现他每天固定上线8小时以上,接受平台考勤和处罚机制,报酬按月结算——这完全符合“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
我们帮他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尽管平台否认劳动关系,但仲裁委和法院均认定双方存在用工实质,人社局据此认定为工伤,老李不仅拿到了医疗费报销,还获得了伤残补助金。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即使没有签劳动合同,只要有实际用工行为,依然可能构成劳动关系,进而认定工伤。
工伤认定不是“求来的恩惠”,而是你作为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很多人的悲剧,不是伤得多重,而是受伤之后选择了忍气吞声。
记住这几条铁律:
✅ 受伤别怕麻烦,第一时间留证据;
✅ 公司不报工伤?你有权自己去申请;
✅ 人社局不认?可以行政复议、提起诉讼;
✅ 没有合同≠没有劳动关系,事实说了算;
✅ 时间很重要!一年申请期,错过就难挽回。
你流的每一滴汗,都不该换来一句“自认倒霉”,法律不会主动找上门,但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它一定会站在你这一边。
如果你现在正卡在某个环节——材料被退回、公司耍赖、认定被驳……别犹豫,找个专业律师聊聊,一句话的指导,就能扭转整个局面。
你的身体,值得被认真对待,你的权益,不该被轻轻放过。
工伤认定怎么认?流程卡壳了怎么办?一文说清你的权益底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班时不小心被机器划伤了手,或者送客户途中摔了一跤,当时觉得“没事,忍忍就过去了”,结...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