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怎么算?发少了能告公司吗?一文说清你的辛苦钱到底该怎么拿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月底发工资,打开银行短信一看:咦?这个月绩效怎么又少了?明明加班最多、业绩最好,隔壁工位小王完成指标一半,奖金反倒比我高?心里憋屈得不行,却又不敢问HR——怕被穿小鞋,更怕被当...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年底翻日历才发现,自己忙了一整年,居然连5天年假都没休完?更离谱的是,hr还轻飘飘来一句:“今年没休完的年假,公司惯例是作废处理。”听到这话,心里是不是“咯噔”一下,又气又懵?
别急,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把“年假怎么算”这件事讲清楚,这不光是几天假期的事,而是你作为劳动者实打实的法定权利,搞懂规则,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年假作废”说不。
很多人误以为年假是公司福利,想给就给,不想给就扣,大错特错!年假是《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白纸黑字规定的带薪权利,不是施舍,更不该被随意剥夺。
那具体怎么算?记住一个公式:工作年限决定年假天数,累计计算、按月折算。
这里的“累计工作年限”,可不是只看你在当前单位干了多久,它包括你之前在其他单位的工作时间,只要能证明就行——比如社保记录、离职证明、劳动合同,统统可以作为证据。
举个例子:小李在A公司干了3年,跳槽到B公司,入职时已经有3年工龄,那么他在B公司当年就有资格享受5天年假,而不是从零开始等满一年才开始算。
如果年中入职或离职,年假也要按比例折算,比如你7月1日入职,当年可享年假就是(6÷12)×5 = 2.5天,按规向上取整为3天。
最让人窝火的情况是什么?不是没年假,而是“你想休,公司不让”。
有些公司打着“业务忙”“人手紧”的旗号,直接告诉你:“今年先攒着,明年一起休。”结果第二年年初又说:“去年的作废了啊。”
注意!年假原则上应在当年安排,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的,可跨1个年度安排,但超过这个期限,就必须补偿!
如果你的年假没休成,公司有两种选择:
比如说你一天工资300元,有3天年假没休,公司得补你:3天 × 300元 × 2 = 1800元,这可不是可给可不给的“奖金”,而是必须支付的法定补偿。
小张是一名程序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干了两年,每年都有5天年假,第一年他申请休假,领导说项目上线走不开,让他“年后再说”,第二年他又忙于新项目,年假一直没休。
第三年年初,他提出把前两年共10天年假一起休,却被HR拒绝:“公司制度规定年假当年有效,过期作废。”
小张不服,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查明:公司虽有内部制度,但与《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相抵触,属无效条款,最终裁决公司向小张支付未休年假工资报酬共计6000余元(按日薪200元计算,补2倍)。
这个案例说明:公司制度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没休年假是公司原因导致,哪怕你没主动申请,公司也得担责。
这些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你可以拿着去仲裁庭的“武器”。
说到底,年假不只是几天休息,它代表的是你作为劳动者应有的生活节奏、身心健康和人格尊重,一个连年假都不敢休的职场人,谈何工作幸福感?谈何可持续发展?
我建议你: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你的年假,你做主,别让忙碌成了被剥削的借口,也别让沉默成了默认的同意。
该休就休,该要就拿,你值得拥有属于自己的假期阳光。
年假到底怎么算?少休了能要赔偿吗?一文说清你的带薪休假权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年底翻日历才发现,自己忙了一整年,居然连5天年假都没休完?更离谱的是,hr还轻飘飘来一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