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名字不对?别慌,先搞清这几点再行动!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尊敬的张先生,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的短信,可你明明姓李,也从没借过这笔款?那一刻,心跳加速、额头冒汗,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是不是身...
最近我一个老朋友阿强急匆匆给我发消息,说他手机快炸了——每天几十条“贷款逾期提醒”,还有各种“紧急催收通知”,最离谱的是,这些短信居然不是发给他本人的,而是发给了他几年前借身份证给亲戚办贷款的那个表哥!
阿强一脸懵:“我没借钱,怎么天天被催?他们还打电话到我单位,说我信用崩了,影响晋升……这不是坑人吗?”
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一紧,这事儿听着像小事,可背后藏着大雷——身份信息滥用、债务牵连、名誉受损,甚至可能影响征信,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当你的朋友突然收到“贷款逾期”短信,到底该怎么办?谁该负责?你能做什么?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我又没借钱,怕什么?”
没错,法律上“谁借款,谁还款”,这是基本原则,但现实是,那些催收公司才不管你是不是实际借款人,只要联系方式是你留的,电话就往你这儿打。
重点来了:
如果你只是出借身份证或者帮别人签了个名,哪怕没拿一分钱,也可能被当成“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一旦对方还不上,平台会第一时间找你追债——因为你是合同上的“联系人”或“共签人”。
更可怕的是,有些网贷平台在放款时审核极松,光凭一张身份证+人脸识别就能下款,如果你曾经把手机借给别人操作过,或者配合拍过脸,那法律上很难自证“我没参与”。
别急着删短信,先做三件事:
温馨提示:很多平台为了规避责任,根本不会保留完整的人脸识别过程,如果他们拿不出铁证证明是你本人操作,那这笔贷款的合法性就有重大瑕疵。
一旦确认贷款非本人办理,立即做两件事:
这份报警回执非常重要!它是你洗清嫌疑的“护身符”,也能有效震慑催收方。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他人个人信息,更不能进行骚扰、侮辱性催收。
你可以通过律师函形式,正式要求:
我之前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大学刚毕业,被老乡拉去“帮忙注册APP赚点外快”,结果对方用他的身份信息申请了十几万网贷,全部失联。
半年后,小李开始接到催收电话,甚至有催收员跑到他老家门口贴“欠债还钱”大字报,父母以为儿子干了坏事,气得住院。
我们接手后,第一时间调取了平台的开户数据,发现人脸识别视频模糊不清,且登录IP地址在异地,明显非本人操作,最终我们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银保监会对该平台违规放贷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向法院起诉平台侵犯个人信息权。
经过8个月拉锯战,平台被迫撤销债务登记,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5万元,更重要的是,小李的征信终于恢复了清白。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你以为只是“帮个忙”,可能换来五年都洗不清的人生污点。
朋友们,这个时代太方便了,也太危险了。
一张身份证、一次刷脸、一个验证码,可能就在你不经意间,把你推入债务深渊。
我要强调三点核心建议:
✅绝不外借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哪怕是亲兄弟;
✅任何涉及签名、人脸验证的操作,必须亲眼见证用途;
✅一旦发现被冒名贷款,立刻行动,越拖越被动。
法律从不保护“我以为没事”的人,它只保护那些及时觉醒、果断维权的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你的名字,是你一生的信用标签,别轻易让人拿去贴在别人的账单上。
——我是张律,一名专注金融纠纷与个人信息保护的执业律师。
有问题,别硬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最近我一个老朋友阿强急匆匆给我发消息,说他手机快炸了——每天几十条“贷款逾期提醒”,还有各种“紧急催收通知”,...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