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微信好友的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几点再行动

金融债务35秒前1

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突然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你贷款逾期了’的截图,还附带一个链接,吓死人了,我根本没借过款,这是诈骗吗?”说实话,这类咨询越来越多,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当你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贷款逾期”短信时,到底该怎么办?

先说结论:这种信息,99%是套路,1%可能是误伤,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慌,更不能点链接、回电话、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收到微信好友的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几点再行动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场景:

你正刷着朋友圈,突然一个久未联系的微信好友发来一条消息:“兄弟,刚看到系统提示你有笔贷款逾期了,快看看!”紧接着甩过来一张所谓的“银行/平台逾期通知截图”,甚至还有个链接让你“立即处理”,乍一看,挺像那么回事,尤其如果你最近确实有点经济压力,心里一咯噔,本能地就想点进去看个究竟。

但冷静!这正是对方要的效果。

这类操作,本质上是一种“社交信任绑架”+“信息恐吓”的组合拳,骗子利用你们之间的熟人关系降低你的警惕心,再用“逾期”“征信受损”“即将起诉”等关键词制造焦虑,诱导你点击恶意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甚至直接转账“还款”。

更隐蔽的一种情况是:你确实没借钱,但对方声称你“被冒名贷款”了,这时候,很多人会慌神,生怕影响征信。真正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微信好友发送逾期通知,更不会要求你通过私人聊天渠道处理还款。

那怎么办?记住四个字:核实、保留、报警、自查。

  1. 核实来源:立刻联系该好友,确认是不是他本人发的,很多情况下,是对方账号被盗,骗子用自动群发功能广撒网。
  2. 绝不点链接:凡是带链接、二维码、下载文件的,一律不碰,这些可能携带木马,能窃取你的通讯录、银行卡信息。
  3. 保留证据:把聊天记录、截图完整保存,包括时间、头像、昵称,必要时做公证。
  4. 主动自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或“征信中心”APP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确认是否有不明贷款记录。
  5. 及时报警:如果发现身份被冒用贷款,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涉事金融机构书面说明情况。

以案说法:

去年,杭州的李先生就遇到类似情况,他收到前同事微信,说他有一笔3万元网贷逾期,还发了“法院传票截图”,李先生一时心急,点了链接,输入了身份证、银行卡和验证码,结果不到十分钟,卡里2万多元被转走,事后查明,所谓“同事”微信号是伪造的,头像和昵称一模一样,实则骗子盗号后克隆账号行骗,警方虽立案,但资金追回难度极大,李先生不仅损失钱财,还因信息泄露后续遭遇多次骚扰贷款推销。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熟人社交圈不是安全区,情感信任最容易被利用。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的,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即“帮信罪”)。
若有人冒用你的身份信息办理贷款,涉嫌《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的盗用身份证件罪,情节严重可追究刑事责任。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明确: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为5年,超过需删除,如发现非本人操作的贷款记录,有权向征信机构提出异议申请。


律师总结:

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贷款逾期”短信,别急着自责或恐慌,先判断信息来源是否可信,再采取理性应对措施,真正的风险不在于“有没有逾期”,而在于你是否会因为一时慌乱,落入精心设计的骗局。


✅ 正规机构从不通过私人社交软件催收;
✅ 任何要求你点击链接、提供验证码的行为都是高危信号;
✅ 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冷静是最大的防御力,常识是最强的防火墙,遇到可疑信息,多问一句“这合理吗?”,少点一次“确认键”,就能避免一场灾难。

如果你真被冒名贷款,也别怕,保留证据、及时维权,法律永远站在你这边。

收到微信好友的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几点再行动,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分享举报
阜阳不交社保?后果严重,如何应对?
« 上一篇3分钟前
×
04
2025 10

收到微信好友的贷款逾期短信?别慌!先搞清这几点再行动

不少朋友私信问我:“律师,我突然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你贷款逾期了’的截图,还附带一个链接,吓死人了,我根本没借...

点击复制推广网址:

下载海报: